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极乐大宋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军团制改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三十九章 军团制改革

第240章 军团制改革

南洋之地,终结者吕希东正在血腥地清理着蒲端国。

宋人的生存空间,在这位“屠夫”手中,不断地往外撑开。

而在西北之地,西北道行军大总管,也带着步骑大军,抵进了凉州,也就是曾经的河西四郡的武威所在。

不过到这里,宋军再向西北方向地区挺进,就有些冒险了。

因为此时,在凉州西北的甘州,也就是曾经的张掖,元昊又已经组织起了一支队伍。

而且,对于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宋军一直以来,都不是很熟悉。

所以最后,狄青选择了暂时稳在凉州。

等准备好了,再继续向西北进军!

……

庆历五年的宋军,正向着外面不断扩张。

而且,观其势,似乎也是停不下来。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赵祯在东京,主持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军团制改革。

“诸位,现在大军有新军、禁军、厢军,还有边军等,各种队伍复杂!”

“朕欲统一军制!”

赵祯又一次召开了中枢会议,这次还是张士逊、吕夷简、王德用、范仲淹、杜衍、晏殊、包拯参加。

不过,大概是有感于章得象最近没太怼他,这次会议也将章得象拉了进来。

张士逊等人聚在崇政殿中,也颇为熟路了。

只有章得象,还是颇为忐忑。

这中枢会议他也是知道的,作为宰相一直不被官家纳入这会议中,他一直都很尴尬。

现在终于被官家带进来了,反而又十分紧张。

“官家,我大宋军制的确,也的确是需要改良一番。”张士逊看了看赵祯,点头道。

“新旧混乱,是需统一!”作为枢密使的王德用,也支持赵祯改革。

“统一军制,也有利于西北之局。”晏殊点头肯定道。

……

大概是对大宋混乱的军制不满已久,赵祯一提这项内容,众人连连赞道。

“不过,不知官家要如何改制?”这时,吕夷简抬头问出了最重要的话题。

也就是“如何改制”!

吕夷简说完,众人纷纷看着赵祯。

在他们看来,赵祯既然提出了统一军制,那必然有自己的改革方案。

他们想着先听听官家的想法。

如果满意,那就执行!

如果不满意,那就跟官家说道说道!

“好!”看着众人期待的目光,赵祯也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朕欲启动军团制!”赵祯向众人说道。

“军团制?”底下的章得象有些疑惑,左顾右看了一下。

本以为可能只是自己不懂官家的意思,可两边一看,似乎大家都是不懂。

“官家,能够详细解释一下这军团制?”范仲淹拱手说道。

“还请官家解释!”王德用跟着道。

“朕自当要给诸卿详细解释解释!”说着,赵祯也从座位上站立而起。

“朕欲整合新军,以及战力不错的禁军、边军,以设立诸多军团。”赵祯开始向众人说道。

“按照计划,这些军团将是大宋的主要战力,负责大宋的开拓征伐保卫平乱等诸事!”

“大宋军制,百人为都,设都头;五都为营,设指挥使。”

“这些都不变!”赵祯没有改变基层的编制。

基层编制庞大,如果贸然改变,可能会引起很大的风险。

赵祯的改动,主要在营以上。

“朕欲设立师团这一编制,每一师团,含有二十个营,设立都指挥使!”

“统领二十个营指挥使!”

“然后在师团之上,再设立军团编制,每一军团,含有五个师团,同时设有都帅,统领这五个师团!”

“另外,朕也还设有旅团这一编制,由旅指挥使统领。”赵祯讲得越来越细。

“不过,旅团不是常设编制。”

“一般当某一师团需要分兵作战时,才会在师团内设立旅团,每一旅团统辖若干营。”

总的来说,军团是会战单位,师团是基本作战单位,旅团是临编单位,营是基本管理单位。

师团需分兵驻守,或者战场分块作战时,就会根据形势编制旅团,一般以副都指挥使任旅指挥使,统领若干营。

赵祯军团制改革,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军指挥更加清晰化。

也更为灵活!

……

“官家,那到底对大宋上下的这些军队,如何编制?”王德用有些疑问道。

赵祯刚才所说的,只是大致的框架,但是没说如何编制这些新军禁军!

这才是关键!

“朕还没说完!”赵祯笑着摇摇头。

“首先,关南地区的新军,转设为燕云军团……”赵祯开始介绍他的具体安排。

其中,关南的新军和部分精锐禁军,将混编为两个军团。

一个是第一军团,又名为燕云军团;另一个是第二军团,又名关南军团。

这两个军团,共十个师团,十万人。

至于剩下没有被编入军团的人员,大部分编入后勤辎重队伍,由三司管辖。

新编入两个军团的后勤辎重队伍,加起来也有七八万人。

加上原来的辎重人员,两个军团的后勤人员就显得很宽裕了。

只有少数一部分编为乙种师团,作为地方的卫戍队伍;或者编为丙级师团,作为地方的治安队伍。

“官家,您这是在给师团分级?”王德用疑问着。

“没错!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级!”

“现在设置的主战军团都是由甲种师团组成!”

“不过,朕觉得还有少量禁军虽然不能编为甲种师团,但也不必归为辎重队伍,可以编为乙种师团或丙种师团,用以维护地方。”

赵祯向众人解释着。

“对辽前线,设置两大军团!”

“而在东京内外,也设置两大军团。”作为首都的东京,赵祯也必须放置重兵。

听到此话,众人都好奇地盯着赵祯。

“东京设置禁卫军团……”

在赵祯的计划中,这个守卫东京的禁卫军团,一部分由目前留驻东京的三万新军组成。

同时,他也将从莱州的三万新军中,调遣两万过来。

如此,五万人就组成了禁卫军团。

当然,这一支禁卫军团,也还需要大量的辎重队伍,东京附近大量的禁军和厢军,也将编入禁卫军团的辎重队伍中。

“禁卫军团主要保卫东京城!”

“在东京附近,也还要设立一个军团,拱卫东京!”

“朕打算再设立一个城卫军团!”赵祯向着众人缓缓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