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265章 贵霜帝国,马相称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5章 贵霜帝国,马相称帝!

七月中旬。

乌孙国主乌鸦,在吕布黄忠等人的威慑下举国而降,孙乾顺势收编乌孙国权贵扩充户部,五日之后郑益领着部分官吏,以及数千大汉百姓进入乌孙。

七月下旬,段修又遣三万大汉百姓进入乌孙。

至此,乌孙国化为历史。

原乌孙之民接受汉民教化,乌孙疆域彻底纳入武侯府管辖。

段修府邸。

一处亭台之内,段修和荀攸相对而坐,二人中间虽然摆放着一副棋盘,不过两人此时的心思,显然都没有放在棋盘上面。

“武侯!”

荀攸手中捏着黑子,沉吟道:“西域归化之民,如今已近百万,您看是否接纳归化之民入军籍?”

随着西域归治,荀攸自然也想着加快民心的收复,征西域青壮为卒,在他看来,无疑是个很好的方式。

正如曾经大汉设湟中义从一般,只不过对方后来造反了,但荀攸不觉得武侯府会出现这种问题。

“此事不急!”

段修闻言神色恢复清明,缓缓道:“目前武侯府在西域的战兵足有三万,地方官吏更是占据百姓的两成之多,稳定与边防都不成问题!”

“不过公达可以放出消息!”

“武侯府两年之后,可征归治之民为卒,但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学会汉话,不通汉话者,不得从军!”

他这段时间。

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第一个孩子的名字,是男是女他不知道,不过对段修而言也不在意,马上就要初为人父的他,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和期待。

“武侯英明!”

荀攸闻言目光一亮,他只想到了用归治之民扩兵,也想到了加速融合归治,却遗漏了武侯府治理西域的本质。

现在放出消息,不但可以给归治之民一个期盼,更能让他们主动学习汉话,这样一来必定能形成一股风潮。

两年以后,这百万归治之民,起码能有九成学会汉话,毕竟每十个人中,就有三名汉人为老师,剩下那一成不会的,只能是傻子。

“听公佑来报!”

段修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正色道:“西边的康居,大月氏,大宛已经察觉到了武侯府的意图,公达回去以后给各军传信,务必对边地多加防范,事不可为可先行撤回!”

康居和大宛还好。

他段某人还没有把这两国放在心上,大月氏却有些与众不同,随着他这段时间对大月氏的了解加深,他发现这一国,和贵霜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而贵霜是什么样的国度?

在段修看来,当今这个世界上,贵霜可称四大帝国之一,其他三国分为大汉,安息以及罗马。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更是拉着七万人马捶班超,只不过被班超吊打,现任国主胡毗色伽二世是中庸之君,康居和大宛也在前几年,摆脱了贵霜的控制。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

很多人对康居,大宛,大月氏,乌孙等国属不属于西域三十六国,这个话题争论不休,实际上这些国家属于西域三十六国,只是它们在很多时候,不受大汉朝廷钳制而已。

他们与小型独立国一样。

有着非常高的自主权。

而且段修知道,贵霜现在的国力一点都不弱,国内治下百姓不下于千万,等再过五年贵霜波调将在贵霜崭露头角,波调的能力如何段修不清楚,他只知道波调被称为,贵霜王朝最后一个伟大君王。

通俗来讲。

大月氏和贵霜祖上同出一脉,而贵霜也是段修西进之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

对方百年前虽然被班超所败,但这百年时间同样也是贵霜高速发展的时间。

“属下明白!”

荀攸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似想到了什么,出声道:“武侯,天子欲行中兴之事,中原各地逆乱丛生,王师只怕难以平息叛乱,武侯府可需早做准备?”

“不用!”

段修知道这家伙在试探他,摆了摆手笑道道:“中原看似叛乱丛生,实际上依旧在天子的掌控范围之内,你族姑诞子在即,本侯此时无心中原之事!”

“属下明白了!”

荀攸闻言也笑着点了点头。

八月上旬。

反贼马相于益州,聚众二十万占据蜀郡,自称天子大封群臣,随后谴兵进入广汉,犍为两郡。

由于州内世家豪族不出力,大军所过之处,官吏纷纷弃城而逃。

扬州也同样如此,陈败,万秉,吴桓联合山越之民,聚众二十多万,也不与王师正面对抗,州内世家各个死守家门不出,导致关羽等人的平叛进展缓慢。

曹操领着三千大军,在兖州各地平叛。

八月中旬,雒阳。

南宫,章德殿。

此时刘宏安坐在龙案之后,手里拿着一本书籍,眼中满是欣赏之色,显然是在细细品读。

“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赵忠一脸愤恨的走了进来,恭敬行礼忐忑道:“据益州传来消息,反贼马相已占据益州蜀郡,更是自称天子,行大封百官之势,请陛下圣裁!”

“呵呵!”

刘宏听了以后眼中寒芒一闪,冷笑道:“以黄巾之身自称天子,倒是有趣得紧,傅燮如今到哪儿了?”

这个时候刘宏已经知道,益州的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蜀郡乃益州大郡,州府成都更是一座坚城,其中世家豪族不胜枚举,又岂是一个反贼可以快速占领的。

“回陛下!”

赵忠沉吟道:“傅燮将军前次传回消息,便已经过了白水关,如今想必已兵至梓潼!”

“拿与图过来!”

刘宏朝一旁张让吩咐。

半晌之后,张让取来大汉与图。

“益州,南蛮,士族,豪强还有马相!”

看着与图上益州的格局,刘宏面色又难看了几分,心中暗自琢磨,该派谁去支援傅燮。

“张让!”

片刻之后,刘宏将目光停留在了河东,面色难明道:“即刻传召,命河东南匈奴谴三千人马,入益州助傅燮平叛!”

这股匈奴归治许久,在刘宏看来可称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类型,现在刘备对河套匈奴诸胡磨刀霍霍,他调走这批匈奴兵力,也是为了防止这里的匈奴再生叛乱。

更为刘备减轻一些可能出现的负担。

“唯!”

张让闻言恭敬行礼应是,旋即快步离开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