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296章 程立荀彧,袁氏之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6章 程立荀彧,袁氏之论!

雒阳,镇西武侯府。

东厢庭院,程立执书独坐石凳,身前石桌上方摆放着两只茶杯,一只空杯,另一只热气升腾,显示着这杯茶水刚斟下不久。

“踏踏踏!”

“踏踏踏!”

就在此时,一道脚步声由远及近。

“荀彧,字文若!”

程立听着后方脚步声靠近,头也不回淡淡道:“颍川荀氏出身,自幼聪慧过人,智力超群,南阳何顒赞为王佐之才,光和七年入仕任宫守令!”

“中平三年!”

“任太仓令,掌大汉粮仓,即便如今天下烽烟四起,王师奔走各方平叛,军粮调度归一人所掌,不但游刃有余,反而使大汉存粮上涨三分!”

“中平四年调任谏议大夫!”

“掌朝廷口舌奔走各府,除书籍之祸!”

“不得不说,你做的很漂亮!”

“天子言你为子房,可比留侯!”

“然在下以为,你之内政更甚于谋,称一句萧相之才亦不为过!”

“你今日,却不该来!”

说完,程立淡然的喝了一口茶水。

“仲德先生谬赞了!”

荀彧深吸口气,朝程立行了一礼道:“在下今日的确不该来,但在下依然还是来了!”

“回去吧!”

程立抬了抬眼皮,摆手道:“在下知道天子所虑,然此事却容不得商议!”

“仲德先生!”

面对不太近人情的程立,荀彧正色道:“您既知天子所虑,那您又可知武侯所思?”

“若武侯所思亦同天子,又当如何?”

“在下这段时日,每每随侍天子,都能从天子口中,听到对武侯的赞誉和欣赏,可见天子与武侯乃相知之人!”

“武侯之才千古难出!”

“仲德先生!”

说道这里,荀彧行至程立对面安坐,目光直视道:“这个时代既然出了武侯,那么大汉的中兴就是必然,反之不但是一种遗憾,武侯更会留下千古难除的污点!”

“西域疆土已尽归武侯!”

“中原百姓西迁,离不开天子的支持,你可以说他无能为力!”

“但你不能否认,不论是当初,还是在当下,只要天子一声令下,中原不管是长平商会,亦或者是西凉护,都会转瞬消亡!”

“世家与豪族!”

“对中原武侯府的容忍,除了其本身对武侯忌惮以外,天子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一点,在下相信武侯应该很清楚!”

“中兴大汉!”

“既是武侯与天子共同的追求,仲德先生又何必苦苦相逼?”

说完以后,荀彧就这样看着程立,眼眸之中没有其他,全是真诚。

程立是什么德行,他这段时间早已摸清,今日他既然敢来,自然也是做足了准备,对方对大汉没有丝毫忠心。

而唯一能影响对方的。

便只要武侯一人。

他用武侯来说服对方,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好用。

“不愧是王佐之才!”

程立看着荀彧半晌,收回目光之后,淡淡道:“在下三日之后离开雒阳,在这三日之内,朝廷需要给在下一个具体时间!”

“多谢仲德先生体谅!”

荀彧闻言连忙起身,朝程立躬身行了一礼,同时心底也松了一口气。

“文若!”

程立摆了摆手,面色复杂道:“武侯是否有中兴大汉之心,其实谁也不知,其中也包括在下,你可知道,是你哪句话说服我的吗?”

“还请仲德先生告知!”

荀彧闻言心中也有些意外。

“武侯文韬武略,仁义爱民!”

程立面容正色道:“乃千古难出的奇才,有他在的时代,若是大汉不能中兴,便会给后人留下诟病,在下作为武侯之臣,却不愿此类事情发生!”

他可以将身家性命交给武侯,也愿意为武侯背负所有骂名,唯独不允许,有人玷污武侯清名。

刚才荀彧的话,也算是点醒了他,武侯虽然没有表现中兴大汉的心思,但也没有太将中原当回事,对方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西域。

这就说明了很多问题,他程立面对这种情况,自然也不愿意再做恶人。

“原来如此!”

荀彧听了以后目露恍然,朝程立行了一礼敬佩道:“仲德先生高义,在下佩服!”

两人又聊了一阵,荀彧便提出了告辞。

“仲德先生!”

待荀彧走后,李进走了出来好奇道:“你说武侯,他有中兴大汉之心吗?”

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是方才听程立的话,才想了起来,仔细琢磨之后,他发现自己还真琢磨不透。

“武侯之思,吾等又哪能参透!”

程立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他现在唯一知道的,那就是武侯对大汉的态度很暧昧。

袁氏府邸。

一处暖室之内,袁隗与袁基二人相对而坐。

“呵呵!”

袁隗笑着道:“这程立,当真如传言那般,不敬天子肆无忌惮,不过士纪今日做得不错!”

袁基今天当众附和荀彧,不但可以打消不少天子对袁氏的猜忌,还能顺势得到不小的名望,若中兴大汉当真无法阻挡,他袁氏依旧安如大山。

“程立代表的是段修!”

袁基开口道:“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只是与武侯相比,他多了一份戾气,少了一份霸道,不过为人臣也算可取!”

“不错!”

袁隗闻言点点头,正色道:“这种臣子,可能不被同僚所喜,但对上位者而言,却是一个很好的助力,用时可让其掌权,不用时可用其平怨,是一把好刀!”

“叔父!”

袁基沉吟道:“如今甄举已执掌执金吾,我袁氏接下来又该如何?”

甄举于袁氏而言,只能算是暗子,对方入仕以来是走浊流,与十常侍赵忠交好,这也是对方能轻易执掌金吾卫的原因。

“顺势而为即可!”

袁隗抿了一口茶水,老神在在道:“天子既然拿到了书籍,必然会迫不及待的将其推广,鸿都门学将迎来大变,可此事又岂能让天子轻易办成?”

“如果不出意外,天子很快就会放权!”

“放权?”

袁基闻言目露沉思。

“不错,就是放权!”

袁隗淡淡道:“他不放权,书籍如同废纸,唯有与世家做利益交换,才能行书籍之事,我袁氏随波逐流即可!”

“侄儿明白了!”

袁基听了以后缓缓点头,袁氏门高府阔,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步惊心,唯有韬光养晦,才能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