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408章 荀彧劝谏,欲诛何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8章 荀彧劝谏,欲诛何进!

“陛下!”

荀彧听了眼中带着一抹失望,行礼出言道:“正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此际请太后还朝,正是最好的时机!”

“太皇太后身故!”

“其矛锋直指太后,陛下只需顺势而为,既能执掌朝政,又能安抚民心,何乐而不为呢?”

“若反之,必会为世人所诟!”

“还请陛下三思!”

说完,荀彧朝刘辩深深一拜。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才短短几天时间,竟然出了这么多事情,可这些事情都和他没关系,想管也管不了。

刘辩不是先帝。

应该说何氏不是先帝,对他并没有那么信任,加上何氏习惯自作主张,他一介太常根本做不了什么。

“老师!”

刘辩见此连忙上前扶起荀彧,面色纠结道:“您又何须如此,我答应你就是了!”

“陛下英明!”

荀彧看着刘辩,听着对方的话,心中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反正其中滋味不是很好。

待荀彧离开以后。

刘辩回到北宫,连夜找上何氏,谁知何氏又是一波眼泪攻势,直言董氏有错在先,且人证俱在,直言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看着泫然欲泣的何氏。

刘辩心中的坚定,再次化成了虚无,将老师荀彧的话,也放在了一旁,心中不住安慰自己,老师若是知道事情始末,或许也不会怪他。

翌日清晨。

朝廷有条不紊的给董氏治丧,而百官与百姓期待的何氏还朝,并没有出现,一切都是那般风平浪静。

未时之际。

荀彧还没有等到朝廷布告,心中对刘辩的失望,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于是本不喜欢饮酒的他。

今天破天荒的,在凉亭内独饮了起来。

“文若!”

荀谌行至凉亭,察觉到对方的心思,自顾安排人备了一席酒菜,打趣道:“武侯曾言,不好酒之人擅饮,亦能千杯不醉,然你此番作态,却是显得有些颓废!”

“呵呵!”

荀彧闻言往嘴里灌了口酒,笑着道:“四兄不也说过,这天下间,只有一个武侯,我又何能与之相较?”

“若武侯在此!”

“或许他会送何氏去见先帝!”

“而我却是无能为力!”

“文若!”

荀谌看着荀彧,面色也收敛了起来,开口道:“你能说出这番话,这可不像你啊!”

“……”

就在二人谈论之际。

袁府的袁基,同样也在陪袁隗饮酒。

“或许先帝也没想到!”

袁基目光悠悠,开口道:“他给刘辩留下的两个支柱,竟会成为刘辩的掣肘,反而会将大汉拖入万劫不复!”

“先帝年幼登基!”

袁隗笑着道:“敏而好学,心怀壮志,更有一颗掌权之心,只不过其生不逢时,天亦不假年,若是他在有数载,只怕大汉的中兴盛世,便会在他手中出现!”

“何氏借着先帝留下的遗泽!”

“看似大权在握,天下太平!”

“实际上这些,都不过是浮于表面罢了!”

“书籍于科举现世!”

“乃推翻天下世家之举,先帝尚且依托御驾亲征之功绩,再联合段修之势,勉强镇压了世家逆反之心!”

“她何氏何德何能,便以为天下太平?”

“如今天下局势,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董氏之死,势必会令天下人寒心!”

“何氏的做法,更是冒天下大不讳!”

“今日之后!”

“无能的天子,与卑鄙的毒妇,必然会呈现在世人面前,不得不说,这何氏两兄妹,当真是帮了袁氏的大忙!”

“先帝能压住世族!”

“何氏与刘辩可压不住!”

“世族蕴藏的郁气,只需一个发泄口,便能令天地变色,正合我袁氏的起势之机!”

“叔父所言甚是!”

袁基笑着点头,开口道:“如今距离袁氏起势,独缺一方大义,若侄儿所料不错,此大义,当会由董卓奉上!”

“哈哈!”

袁隗闻言微微一愣,旋即爽朗一笑,也没有隐瞒欣慰道:“士纪能见微知着,此乃袁氏之福!”

“叔父过奖了,侄儿惭愧!”

袁基面色带着一抹自谦之色,朝袁隗行了一礼。

“士纪当得如此,何来过奖!”

袁隗笑着摆了摆手,开口道:“不过十常侍的忠心,倒是出乎了老夫的预料,看来还得添把火才行!”

“叔父放心!”

袁基轻声道:“早在昨日消息传回之际,侄儿便做出了安排,今晚何进必死无疑!”

“此际何氏处死董氏!”

“正值十常侍心神不稳,何氏的歹毒,势必会令十常侍大为恐慌,此等天赐良机,侄儿又岂能错过!”

“何进必死?”

袁隗闻言也恢复正色,目光定定的看着袁基。

“绝无活路!”

袁基缓缓点头,也不再多言。

“士纪可都安排好了?”

袁隗再次出声相询。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袁基再度点头,似察觉到叔父疑惑,笑着道:“荀彧昨日入宫,定是规劝天子,然今日宫中并无消息传出,侄儿准备前去荀府,拜访一下这位老友!”

“或许今日过后!”

“我和荀彧之间,便会彻底的分道扬镳!”

“士纪可知自己在做什么?”

袁隗闻言微微蹙眉,有些担心出什么乱子。

“叔父放心便是!”

袁基举起酒樽,朝袁隗敬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道:“侄儿只是前往荀府,讨一杯酒水罢了!”

“你心中有数便好!”

袁隗见状目露恍然之色,当即朝袁基嘱咐了一声。

北宫,长秋宫内。

张让等人再次齐聚,因为他们再次收到,何进要除掉他们的消息,甚至对何氏的禁足,也有些不满。

而董太后之死,也让他们感到害怕。

“要我说!”

蹇硕骤然起身,决然道:“咱们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何进这个祸害,如此一来,太后没了何进做依凭,便只能退居永乐宫,天子也是顺势掌权!”

“一举数得,有何不可?”

“不错!”

赵忠这次也支持道:“如今看来,不利与大汉中兴的,便是何进,就算咱们不是为了自己,也要除掉何进!”

他身为大长秋。

和董氏的关系的比较近的,何氏毒死董氏的举动,也彻底让他破防,加上原本对何氏的不满,他自然也不会让何氏好过。

“可何进如今正在禁足,咱们能怎么办?”

张让扫了众人一眼,面上浮现出一抹难色。

“这有何难?”

段珪出声道:“如今何进与太后不睦,加上民间对太后的做法不满,咱们只需一道口谕,便能让何进走出府邸,前来皇宫送死!”

pS:小作者好久都不发pS了,借这个机会发一下。

首先,何进兵谏召兵,是没问题的!

蹇硕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是何进派小黄门诛杀的,然后何进执掌西园八校,过程简单得吓人,一来说明蹇硕没有防备,二来说明蹇硕忠心。

毕竟他可是西园的最高长官。

再有一个时间线,很多大佬都说主角好久不出现,这一点小作者也很无奈。

因为时间推动剧情,这个点主角在赶路。

若一笔带过剧情,小作者写啥?

爽文最大的爽点,那就是没有时间线,前脚西域有人攻打,后脚雒阳的人就知道了,消息传递堪比网络。

主角发什么消息,今天发,明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那样的确很爽。

说不合理的,很多电视剧,电影更是夸张,不说其他,各种电影电视剧主角核理吗?

上个世纪五个华夏人,才能拼刺刀拼死一个小矮子,核理吗?

逻辑本就是自恰。

小作者这本书,时间线推动的剧情,若觉得剧情错乱,除非是跳着看。

再有就是主角人设。

也就是说爱民这个问题。

很多大佬都说,主角为什么不杀了袁氏,杀了何进,就眼睁睁的看着中原大乱,眼睁睁的看着百姓受苦?

首先小作者和在坐的大佬一样。

都是有着完整视角。

不论是何进还是袁氏,杀了又如何,哪怕是几千年后,仕途到了一定的地位,都不能再进半分,杀了就有用吗?

拿什么理由杀?

科举的出现如秦朝,隋朝,世家需要一个发泄口,主角在的时候,没人敢乱,主角走了就会有魑魅魍魉。

主角能怎么办?

把世家无差别的全部犁一遍?

有用吗?

其次,主角爱民,护民都事情一直在做,中原即便有战火,也很难波及到百姓,因为前文提到过。

中原留下来的百姓,都是生活无忧的百姓,他们不去凉州,不去西域,主角不可能强求吧?

主角治下大汉百姓为七百万左右,大汉治下百姓,上次统计差不多五千万。

主角能怎么做?造反?取汉待之,把皇帝做的做一遍?什么时候开始做?

补天裂,天的意思是神州。

不是回国给汉室当狗,做臣子的!

还有一些大佬,所小作者贴着一个三国的标签,内容却根本没有三国。

小作者笑了!

真就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纯精杠?

历史上三国是从220左右的!

现在市面上三国小说,十本,有十一本都写不到真正的三国,这也能喷?

还有人说刘辩太废物,荀彧太无能。

关于刘辩,大佬们可以参考人性。

而荀彧,他只是一个臣子,还只是一个等同于傀儡的臣子,他能做什么?

再流弊的智者,也需要有君主可以善用。

荀彧能做到自己能做的,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不是神。

……说多了,差点没收住!

小作者只是一个普通人,写的小说也只是一家之言,同样小作者也尽可能的保持节奏不崩,尽可能的完善故事。

最后说一句,大佬们,我真的只是一个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