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443章 刘备的野望,刘协欲习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3章 刘备的野望,刘协欲习武!

与此同时。

在南阳享乐的袁术,在接到袁基的书信以后,也立马动身前往汝南。

是夜,雒阳。

张飞府邸之内。

异父异母的兄弟三人,再度聚在一起,为老大刘备摆宴送行。

“大哥!”

关羽缓缓捋须,面色凝重道:“此去益州山高路远,袁氏之谋吾等尽知,若事不可为,大哥当以自身为重,万不可强求才是!”

“大哥!”

张飞闻言也出声道:“二哥之言不无道理,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虽说并非出自一脉,但你此去益州,看似赴任,实则乃是夺权,若那袁涣要于大哥为难,大哥定要示敌以弱,留下有用之身!”

“两位弟弟之心,为兄已然尽知!”

刘备见两人都是一脸关切的模样,不由欣慰道:“但你们应该清楚,为兄定不是那莽撞之人,益州乃前太尉和云长新下之地,料那袁涣就算心怀有异,在益州也难以与我为难,两位弟弟放心便是!”

对于收到圣旨的刘备而言。

益州刺史的职位,简直就是喜从天降。

曹操在兖州的所作所为,他都是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现在别说益州刺史是袁涣,哪怕是袁基,他也要前往争上一争。

而且作为新下之地的益州。

他更想去尝试一些,他在武侯治下学到的方法。

“大哥心中有数就行!”

关羽点了点头,大哥能再度出仕,他自然也为其感到高兴,说多了只会败了兴致,这点他还是明白的。

就在兄弟三人宴饮之际。

雒阳皇宫之内,也在进行着一次清洗,张让赵忠等人,重新拿回了内侍权柄。

翌日朝阳初升。

再度开启朝议之际,百官噤若寒蝉,因为他们知道昨夜皇宫发生了什么,但也没有一人敢于冒头,只得在心中暗叹,十常侍又重新回来了。

由于南宫诸多宫事被毁。

王允在朝堂上提议重新修缮,不过被刘协拒绝,不是他不想,而是袁氏的阴谋尚未清明,刘协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下朝以后。

北宫,章德殿。

“张让!”

刘协将一柄龙纹宝剑递了过去,面容正色道:“此次西域之行,就由你亲自走一趟,此剑名为八服,乃朕赠予外甥的旬岁之礼,切不可有任何闪失!”

“八服剑?”

张让接过龙纹宝剑,惊疑道:“陛下,相传八服剑乃武帝佩剑,此后不是埋于五岳之中吗?”

“你既然知晓此事!”

刘协淡淡道:“那你也应该知晓,八服剑乃是八柄宝剑,其中五柄长埋于五岳,自然还有三柄为皇室藏收!”

“不过这数百年下来!”

说到这里,刘协面上带着一抹失落,看着龙纹宝剑道:“如今的八服剑,也只此一柄了!”

要不是实在不知道送什么,刘协也有些舍不得这柄剑,毕竟武侯也不缺什么,甚至从很多方面来讲,武侯比他还要富裕。

“原来如此!”

张让闻言嘴角微抽,恭敬行礼道:“还请陛下放心,奴婢定不负所托!”

“去吧!”

刘协收回目光摆了摆手,转身朝廊道行去。

“王师!”

似想到了什么,刘协脚步一顿轻声唤道。

“陛下!”

王越缓缓从暗处走了出来。

“兄长去了文陵!”

刘协开口道:“朕担心他的安危,就由王师前往护其周全!”

“那陛下您这里?”

王越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刘协还能这样关心刘辩。

刘协不以为意道:“宫内留下史阿兄即可!”

“微臣领命!”

王越闻言恭敬行礼应是。

“蹇硕!”

待王越离开以后,刘协吩咐道:“即刻召北军四校入宫,朕在芳林园等待他们!”

“唯!”

蹇硕恭敬行礼应是。

一个时辰以后,关羽赵云等人来到芳林园,也见到了正在勤奋习武,挥汗如雨的刘协。

“臣等参见陛下!”

四人朝刘协恭敬抱拳。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

刘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朝四人摆手。

“谢陛下!”

关羽等人回礼之后,这才再度看向刘协。

“朕今日召四位入宫!”

刘协看着四人,正色道:“乃有事相商,你们都是大汉的军中骁将,更是父皇的左膀右臂,来日更是朕的肱股之臣,然中原风云诡谲,朕也难保或有一日,会亲赴沙场!”

“是以,朕欲习武强身!”

“然而典韦将军长于用戟,翼德将军长于用矛,王师长于用剑!”

“却是难以教朕!”

“因为朕欲执刀!”

“刀,乃百兵之霸,诸器之帅!”

“擅刀者,凶威何其甚!”

说到这里,刘协面色肃然道:“朕不意做守成之君,当今大汉的天下,也不需要一个守成的君王,不提野心勃勃的袁氏,就言北方的鲜卑,东北的乌桓,都需要朕去征服,但朕的优势就是年轻,还请诸位不吝教朕!”

“陛下谬赞了!”

四人听完心中震动不已,赶忙朝刘协恭敬行礼,同时对这位年仅十岁的陛下,再无半分小觑。

“尔等不必自谦!”

刘协一脸期待的看着四人。

众人一阵商议以后,决定由关羽留下来教导刘协刀法,赵云在离去的时候,还不忘找关羽借春秋一阅。

惹得关羽面如重枣。

在其他人意外的目光中,义正言辞的拒绝了赵云。

同一天时间。

冀州,渤海郡。

东光城。

一处庭院之内,袁绍和许攸对坐品茗,他们刚渡漳水,决定在东光城休息一日,明天再前往南皮城赴任。

“本初兄!”

许攸依旧不死心,劝慰道:“渤海郡的富庶你也看到了,据在下所知,渤海养民百万,只要你高举大义,可转瞬雄兵数万,须知机不可失啊!”

“子远……”

“报!”

不待袁绍多说什么,一名侍从走了进来,朝袁绍恭敬行礼道:“启禀公子,族内信使求见!”

“让他进来!”

袁绍闻言微微一愣,旋即也不敢耽搁。

“喏!”

侍从恭敬行礼,旋即快步离开庭院。

不一会功夫,一名劲装男子被带了进来。

“见过二公子!”

劲装男子朝袁绍行了一礼,随后从怀里取出一封文书递了过去,恭敬道:“此乃长公子的信函!”

“有劳了!”

袁绍接过书信,看着上面的族徽,以及完整的蜡封,心知是家信无误。

“二公子客气了!”

信使受宠若惊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