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448章 诛心檄文,刘协动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8章 诛心檄文,刘协动兵!

时间进入九月下旬。

袁基的讨董檄文,也在这一天传入雒阳,致使京师地震,刘协得知消息以后,当即下令开启朝议。

北宫,章德殿内。

刘协安坐于龙案之后,荀彧面色凝重恭立一旁。

“不对劲!”

荀彧眉头微蹙,开口道:“此檄文虽然恶毒,但却与袁氏之谋不符,更难以对朝廷造成威胁!”

檄文把刘协说成了傀儡,伪帝。

可即便如此,荀彧也知道,这种说辞根本就起不到多少作用,甚至袁基也不可能这样不智。

以乌合之众对百战之师,荀彧觉得袁氏的谋划,如果只是这样简单,那根本不可能战胜朝廷。

“老师!”

刘协将檄文置于龙案,闻言不以为意道:“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袁氏既然展露獠牙!”

“那就将其折断!”

“朕欲遣太尉,率领大军入豫州,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荀彧闻言恭敬行礼,对于董卓和李儒的能力,他还是相信的。

两人又谈了一会,便动身前往德阳殿。

另外一边,李儒也向董卓提议。

这一战,当由董卓亲自请缨为最佳。

于是在朝堂上。

董卓以太尉之身请命,刘协当即应允。

翌日,就在董卓动身前期。

袁基立楚伐汉的檄文,也紧接着传入雒阳,上方激烈的言辞,令百官心摇神骇,待他们回过神来之后,也不由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太尉府,大堂之内。

董卓一身戎装,面色阴晴不定。

“袁基好毒的用心!”

李儒面色难看道:“此檄文将刘氏贬得不值一钱,袁氏孝义当头,此檄文一出,属下已经可以想象,朝廷正在迅速的丢失民心!”

“若民心不复,汉室危矣!”

“文优!”

董卓闻言出声道:“你说武侯之所以如此,是不是早就料定,他若身在大汉,最后只能复前车之鉴?”

“主公!”

李儒听了面色大变,看着董卓道:“您可不要多想,您此际的处境,早已没有选择!”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乃是大忌!”

“刘氏的做法如何,更不该以是非而论!”

“这些说辞,不过是袁基用来蛊惑民心而已,您现在要做的,就是与汉室同心同德,共同铲除袁氏!”

看着连主公都心生动摇,董卓完全可以预见天下人心。

“是了!”

董卓闻言也回过神来,面色凝重道:“这是老夫自己的选择!”

“主公!”

李儒正色道:“入宫吧,袁氏悍然立国反汉,想来早已坐好了足够的准备,咱们的兵力或有不足!”

昨日主公请命,天子下令让主公率领四万兵马,但这个时候,李儒也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

“老夫这就入宫!”

董卓闻言也不犹豫,当即起身就要前往皇宫,似想到了什么,眼中寒光必现,朝李儒吩咐道:“文优,周毖等人乃袁氏同党,即可命人,将他们从雒阳狱提出问斩,家眷也不要放过!”

“喏!”

李儒恭敬行礼应是。

北宫,章德殿内。

刘协在看了袁基的檄文以后,面色也变得有些莫名,心中竟然生出刘氏,是不是真的德不配位。

这一份檄文的威力,就可见一斑。

“陛下!”

荀彧见状出言道:“您无须多想,袁基所传之檄文,不过是为了颠倒黑白,煽动民心,以此,集大势,立大义,从而覆汉!”

“朝廷现在要做的!”

“是以雷霆之势摧毁袁氏,如此天下方能大安,大汉亦能中兴!”

“也是!”

刘协闻言微微一怔,笑着道:“对于袁氏造反,朕虽早有预料,心中亦有思量,然当大事来临,朕依旧有些失神,得亏老师提醒,才令朕摆脱袁氏之谋!”

“只是朕尚且如此!”

“可见袁氏其心之险恶,不知老师有何良策教朕!”

“陛下!”

荀彧沉吟片刻,迟疑道:“此檄文胜似十万雄兵,用以攻伐大汉民心,微臣以为,朝廷当拟定讨袁檄文,驳斥回击此檄,如此方能安天下民心!”

“老师!”

刘协微微蹙眉道:“您可曾想过,朝廷若拟写讨袁檄文,岂不会令世人以为,朝廷承认了袁氏的地位?岂不正中袁氏之计?”

以前不管谁称帝。

朝廷的应对。

从来都是调兵遣将,将其夷灭便是。

现在真要拟写檄文昭告天下,会不会让世人以为朝廷怕了对方?

直白一点来讲。

那就是袁基所立的楚国,别就是大汉叛逆,朝廷郑重其事的讨袁,会不会太给对方脸了?

这些都是作为皇帝的刘协。

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陛下!”

荀彧闻言面色凝重道:“此前朝廷在明,袁氏在暗!”

“如今袁基悍然立楚!”

“可见其早已做好准备!”

“朝廷若是能以万钧之势,尽快平定袁氏,自是再好不过!”

“如若反之!”

“此役耗时良久,民心自会以为朝廷孱弱,加上袁氏的诛心之檄,向袁之人便会日益增多,此消彼长,朝廷必危!”

“还请陛下三思!”

荀彧自然也知道刘协的忧虑,可这份檄文的威力太大,朝廷如果不做什么应对,快速平灭了袁氏,那一切都还好说。

要是朝廷的战事不利。

那这份檄文的威力,就会无限放大,毕竟人心思变。

到了那个时候。

若朝廷再拟写檄文回击,除了徒增笑料以外,也很难起到太大的效果。

“朕对王师有信心!”

刘协皱着眉头沉默半晌,还是摇头拒绝了荀彧的提议,因为他觉得,真要回击了袁氏的檄文,那自身在气势上就弱了一筹。

“赵忠,拟召!”

荀彧张了张嘴想再度出言,刘协朝赵忠吩咐道:“命北军五校,长水,射声两营协助太尉平叛,令左将军曹操,荆州刺史王睿,徐州刺史陶谦,扬州刺史刘表等人,协同剿灭袁氏,诏令所至,即刻动兵!”

“唯!”

赵忠闻言恭敬应是,随后快速退出大殿。

“老师!”

刘协这才起身,看着荀彧道:“如今朝廷平乱之兵,已增至近二十万,倘若不能快速建功,那朕也别无它法!”

“……”

荀彧闻言沉默不语,刘协的大手笔,让他知道了对方的决心,朝廷虽然没有驳斥袁基的檄文。

但近二十万兵力的调动。

又何尝不是最有力回击?

而董卓这边刚入皇宫,就撞上了迎面而来的赵忠,在得知天子的手笔以后,心中直呼这天子能处,很符合他董某人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