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531章 陈琳之议,董卓欲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1章 陈琳之议,董卓欲退!

清晨时分,中原。

雒阳,北宫。

刘协一身劲装,手持未开刃木刀,于芳林园内习武,关羽立于一旁缓缓捋须,看向刘协的目光满是赞赏之色。

因为少年天子。

所用的虽是木刀,但对方的刻苦与勤奋,他这数月下来都看在眼里。

“踏踏踏!”

“踏踏踏!”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道凌乱的脚步声,却是赵忠一脸喜色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道:“陛下~陛下,西域有张常侍的消息传回!”

“可是张让回来了?”

刘协闻言面色一喜,赶忙停下手中动作看向赵忠。

“这个...奴婢也不知!”

赵忠神色一滞,旋即将一封书信呈了上去,解释道:“陛下,这是张常侍命人带回的书信,您的疑惑,这上面或有答案!”

天子最近这段时间,可没少念叨张让,赵忠都看在眼里,所以现在有张让的消息,他就马不停蹄的送了过来。

“嗯!”

刘协闻言也冷静下来,接过书信,将手中木刀置于兵器架,随后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

“皇姐...皇姐怀孕了!!”

打开书信刘协略过其它,很快便让他找到了张让未归的原因,当即面上浮现一抹狂喜之色,惊呼出声。

不远处的赵忠和关羽二人。

对刘协的声音听得真切,前者暗自为天子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决定等下去祭拜先帝,然后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老家人。

后者则没那么多心思,但脸上也带着一丝喜意,再怎么说也是难得的好消息。

半晌之后。

刘协才将书信看完,将书信收起之际,面上带着一抹复杂之色,因为张让在书信上跟他讲了,会在皇姐诞子,姐夫高兴的时候,试探一下姐夫的口风。

“赵忠!”

很快收敛起思绪,刘协转身笑着道:“即刻命谏议大夫给朕润色,如今皇姐有孕,朕要大赦天下!”

现在的刘协,对陈琳愈发欣赏,至少对方在文采笔墨这一块,算是把谏议大夫这个职位拿捏得极好。

“唯!”

赵忠恭敬行礼应是,随后快速转身离去。

待赵忠离去,刘协眨了眨眼睛,似乎想好了什么,小脸一垮暗自嘀咕道:“皇姐诞子在即,我这个当舅舅的,必须要有所表示,还有曦曦跟恒儿,也得再准备一份!”

“然而我的家境,似乎有点贫寒!”

“……”

想到这里,刘协脸上浮现出一抹肉痛之色,他上次挖空心思才翻出了八服剑,这回他真不知道送什么了。

“算了!”

刘协甩了甩脑袋,暗道:“等回头去问问老师!”

旁边的关羽,看着眼前的天子面色一阵变换,虽然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那副模样实在有些讨人喜爱,让人忍俊不禁。

接下来刘协继续习武。

也不知道是不是关羽的错觉,他总觉得看完书信的天子,习武变得更加用心了。

另外一边。

谏议大夫府衙。

“万年公主怀孕?陛下要大赦天下?”

陈琳看向赵忠,目光猛亮道:“这可是好消息,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赵常侍放心,只需半个时辰功夫,下官定能写出一份令陛下满意的公文!”

“怎滴要这么久?”

赵忠闻言微微一愣,不过是一份圣旨初稿而已,圣旨又不是布告,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用那么复杂。

“的确需要这么久!”

陈琳面色凝重,斟酌言辞道:“因为如今的朝廷,太需要这样一个好消息,最好能让天下百姓,能够忆起那战无不胜的武侯府,忆起那举世无敌的武侯!”

“如今公主怀孕!”

“这将代表着汉室,与武侯的关系更进一步,咱们未尝不能,借武侯之势,压下逆楚的气焰,从而令那些,如今还摇摆不定的家伙,尽快参与如今的大势!”

他说得比较委婉。

实际上他非常明白,只要万年公主怀孕的消息一出,哪怕是袁基都不一定做的住,毕竟万年公主的身份,注定代表着汉室。

“孔璋果然大才!”

赵忠闻言目光一亮,看向陈琳的目光,也多了一丝亲近,他同样也觉得这个主意极好。

“赵常侍过奖了!”

陈琳连忙朝赵忠行了一礼,面上满是自谦之色,开口道:“那赵常侍请便,待下官拟好,便送去皇宫请陛下过目!”

“嗯!”

赵忠含笑点头,心中暗道:“陛下命我前来之际,是不是怀着同孔璋一样的心思?应该不会吧?陛下再如何英明,如今也不过十一岁!”

离开谏议大夫府的赵忠也没有多想。

巳时,陈琳带着三份公文入宫。

“这...陈爱卿!”

刘协看完以后,面上古怪道:“朝廷这样做,是不是有欠妥当?”

“陛下!”

陈琳恭敬道:“臣以为并无不妥,武侯本为我朝廷大将军,借武侯之势,也是理所应当,更何况,如今的朝廷,也的确需要此势,以此激起将士们的士气!”

“那好吧!”

刘协闻言也不在纠结,将其中一份递给赵忠道:“以此拟召 ,尽快将其传入中原!”

“唯!”

赵忠偷偷的看了刘协一眼,随后面色恭敬的接过书信。

是夜,豫州。

汝南郡,平舆。

太守府书房之类,董卓和李儒相对而坐,前者一脸释然,后者一脸复杂。

“主公!”

李儒深吸口气,轻声道:“您真的决定...?”

“嗯!”

董卓面带苦涩道:“中原之役我败了,虽罪不在我,但我似乎已经看到,此生或将再无建树,甚至还会脱累行军!”

“与其如此!”

“不若退位让贤,让更有能力的人来代替老夫!”

他这一败,不但折损了兵力,还丢失的疆土,想要战胜袁基,短时间内又不可能,而他也耗不起。

“不知在主公心中!”

李儒面色凝重道:“谁能扛起平叛大旗,接替太尉一职?”

“曹操,曹孟德!”

董卓闻言也没有隐瞒,旋即看向李儒,神色愧疚道:“文优才能不输曹操,只可惜你这些年为我东奔西走,出谋划策,一直不显于人前,所以在资历上,还差了对方不少,否则我必定同陛下推荐!”

“主公却是何出此言?”

李儒连忙恭敬行礼,满是感动道:“属下能得遇主公,已是祖上积福,上苍不薄,若非主公抬爱,如今……!”

“好了!”

不待李儒说完,董卓起身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着道:“你我之间,早已无需多言,待我回到雒阳,会为你请来督军一职,毕竟下面的那些弟兄,若没有你照看,我也放心不下!”

“属下听凭主公安排!”

李儒闻言张了张嘴,看着主公信任的目光,最后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心中满是感动躬身行礼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