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545章 两国底蕴,练兵之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5章 两国底蕴,练兵之议!

于此同时,中原。

大司农冯芳,也将治下百姓的数量汇报了出来,百官和刘协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

四年前还有五千两百万人的大汉,如今人口已不足两千万,这还是世家让下面佃户出庄,去府衙登记在册的缘故。

若非如此。

这两千万人,起码还得去掉个两三百万。

其中人口最多的,莫过于冀州。

冀州安稳了近十年,楚国未立之前,便是中原最富庶,也是人口最多的一个州,哪怕荆州都比不了。

就算被武侯西迁的不少百姓。

依旧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前往冀州,并在冀州扎根。

加上徐州沦陷,百姓被迁到兖州,兖州背靠冀州,自然也让不少百姓于冀州落户。

光是冀州一地。

如今便有近八百万百姓,与十年前黄巾未乱相比,还多了一百多万。

其次便是益州。

益州天府之名由来已久,马相出关以后,益州迎来大治,这个时期可是整整十二个郡。

是大汉疆域最大的一个州。

只是在之前,如永昌,犍为,牂牁,益州等郡与曾经的凉州一般,属于汉蛮杂居,刺史府的军政,也管不到那些郡。

但如今却早已不同。

益州境内的蛮族各部,被马相玩命折腾以后,如今只能老老实实听话,仰刺史府鼻息生存,加上刘备大力开荒农耕,分发田地。

让得不少百姓,拖家带口前往益州。

去岁楚军来袭。

虽然气势汹汹,益州也看似岌岌可危,然而却因镇山河之约,使其虎头蛇尾般结束。

如今益州的百姓。

仍有六百多万,可与荆州比肩。

并州与司隶两地不用多说,并州刺史乃段煨,司隶乃天子脚下,但并州终归是边地,哪怕有段煨的存在,人口依旧是最少,只得两百多万。

虽然和其他三地没法比。

但和十年前相比,那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下来就是大军。

雒阳八关现役六万八千人马,宛城为五万人马,并州三万,冀州十万,益州五万,北军一万,羽林郎执金吾各三千,尉卫掌八千禁军。

也就是说。

汉室的兵力,合共为三十二万两千人。

看似数量不少,但真正有战力的,也只有几支强军,以及曹操的原兖州兵马,其中过半为入营新兵。

不过刘协也没打算再行扩军。

因为自身的实力,已经不允他那样做,再多便是穷兵赎武,毕竟现在养一个兵的消耗,也不是十年前可比。

再太尉曹操的提议下。

大汉定下练兵之策,那就是对关外的鲜卑动手,曹操早就想出关搞事情,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愿放弃。

无独有偶。

楚国统在计人口之后,也没有超过三千万,虽然只有两千九百万,但也是乾,汉,楚三国之中,百姓最多的皇朝。

同样也是世家扎堆的皇朝。

更是兵马最多的皇朝,如今楚国的兵力,已增至三十五万,新兵蛋子直接占了大半,袁基同样没有再扩军。

在练兵的时候,却犯了难。

因为除却幽州以外,楚国疆域处中原复地,连扬州都山越人,也在数年前被皇甫嵩平定,之后又被王师镇压。

两次之后。

直接把山越人,打成了老实人。

最后审配提出两个建议,要么借道入幽州,要么从交州出关,兵伐关外的异族。

最终袁基选择了后者。

因为前者太难了,楚国也没有可以割舍的疆域,正如汉朝的赵云,宛如磐石一般,死死的在南阳扎根,让袁基等人如鲠在喉。

想要汉室借道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时间转眼来到正月中旬。

赵德住如愿加入了天府水师,让他惊奇的是,刘辩竟然也通过了考核,这也让他明白,这小子的姐夫一定非同寻常。

因为刘辩的考核结果,并不算拔尖。

正月下旬。

一万大军来到武河天府水寨,然而到了之后才发现,迎接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训练。

天武城,皇宫。

一处华美楼台之上,段修与贾诩相对而坐。

“文和!”

段修抿了口茶水,淡笑道:“今养禽之律,已下放一年有余,不知治下百姓家中,可有家禽可食!”

“陛下放心!”

贾诩嘴角微抽,捋须道:“您之决议,于天下而言,便是天恩降临,别说是百姓,连微臣府上,都养了八只大公鸡和六只大鹅!”

“您还别说!”

“大公鸡除了打鸣以外,味道当真是鲜美异常,自铁锅慧民以后,民间更是出了一道菜,叫铁锅炖大鹅,也甚是美味!”

他现在身居高位。

在文官之中,虽是尚书一职,但也是文官里边爵位最高的人,他现在没有其他想法,只想安安稳稳享受生活。

“我就说,文和怎滴又胖了!”

段修闻言面露古怪,打量了贾诩一眼,他倒是没有再折腾对方的想法,毕竟这位也兢兢业业的跟了他近十年。

“呃……!”

贾诩闻言微微一怔,旋即面色一白,似想起曾经这位说他胖的后果,额头上开始冒出冷汗,抿了抿嘴道:“其实...其实微臣最近也有强身健体,比之仲德也不差丝毫!”

“我可没要求你训练,看把你吓得!”

看着贾诩这副模样,差点让段修以手扶额,他这么核善的一个人,怎么会有人害怕。

“陛下此言当真?”

贾诩目光一亮,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段修。

“怎么?”

段修含笑道:“你很想,朕给你给你找点事情做?”

“没有,没有,陛下误会了!”

贾诩慌忙摆手,暗道以前的后遗症有点大,其实陛下对他也算极好。

“嗯!”

段修微微颔首道:“凉州百姓家中,对家禽的普及如何?”

“陛下!”

见陛下绕开话题,贾诩彻底松了口气,犹豫道:“去岁中原纷乱,致使数百万百姓西迁,凉州原有的粮仓也消耗甚巨,并无余力让百姓有余粮养禽!”

“不过除了凉州!”

“西域五州,大乾诸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畜养!”

“下去以后,传信仲豫!”

段修沉声道:“朕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在今年必须给朕做到,凉州每户人家蓄养的鸡鸭鹅,不得少于两百只,粮食不够可以从西域调,也可以从中原买,但发布的政令必须落实!”

不是他借题发挥。

而是他故意借题发挥。

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意外,明年那场千年难遇的天灾就要来临,已中原的局势,可能会有点紧张,但也不至于太过严重。

毕竟太平时节的天灾,很难出现太大的破坏,但他依旧要小心应付,以防出现意外。

“微臣领命!”

贾诩心中一紧赶忙起身恭敬行礼,不知道陛下何如此,但这个时候,也只能归结于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