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551章 繇衣东流,大受追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1章 繇衣东流,大受追捧!

十二月初,雒阳。

北宫,芳林园。

“陛下!”

大司农冯芳身着厚实的朝服,面色僵硬道:“据下方传来消息,由于今天寒潮早至,冻伤百姓更甚往昔,如今已至六十万之巨,足不出户的百姓,更是无法统计!”

“据大司农估计!”

“今年可能会出现冻死百姓,且数目不少!”

“楚国如何?”

刘协怀抱龙雀,一脸严肃的看着冯芳。

他知道其实每到凛冬,都会有百姓熬不过去,自从武侯府建立,蜂窝煤问世以后,这种情况也有所改善,但在前几年效果也不明显。

因为那个时候先帝的目光。

更多的,是放在大势上面,对于底层的百姓,却没有那么关注。

但自楚国成立。

加上西凉护插足迁民以后,两国这才把目光投向底层百姓,去岁得益于两国惠政,冻死的百姓几乎看不见。

但今年的寒潮来得太早。

加上比往年更为严酷,致使即便有着灶火取暖,依旧有很多百姓被冻伤。

“楚国可能比朝廷更为严重!”

冯芳吸了吸鼻子,沉吟道:“幽州本就是苦寒之地,比之凉州更甚,今凉州有武侯府,百姓御寒及体魄更强,但幽州却是没有凉州那般繁荣!”

“那并州如何?”

刘协缓缓点头,边地的寒冷,他也有所耳闻,如幽州,并州,凉州三地,更是出名的苦寒之地。

“陛下放心!”

冯芳斟酌言辞道:“并州自先帝横击诸胡,如今已承平六载有余,其刺史段煨老成持重,此前太尉远征关外,也没有波及并州,是以并州百姓,远比幽州要富庶许多!”

至于段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明明是武将出身,但对方似乎并不准备为国征战,只想安安稳稳的做好刺史一职,对于中原战事也不关心,就好像真的是文官一样。

“终究是天地之威!”

刘协闻言心底松了一口,正色道:“非是人力可以扭转,爱卿下去以后,让下方官吏多多走动,尽力帮扶百姓渡过难关!”

“微臣……”

“陛下,陛下~!”

正待冯芳出言之际,张让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语气之中带着浓浓的激动。

“陛下,好消息啊!”

张让快步来到近前,跑的上气不接下气道:“长平商会新出一物,名为繇衣,或可解百姓受冻之围,据奴婢所知,如今长平商会已在雒阳售卖,一件繇衣只需两百钱!”

“繇衣?”

刘协闻言目露疑惑,旋即出声道:“繇衣为何物?你可有将其带来?”

“繇衣!”

一旁冯芳同样微微蹙眉,这个名字他也是第一次听说。

张让闻言一脸讪讪,垂首道:“这个...奴婢当时只顾着高兴,忘记取一件过来给陛下一观!”

“这个繇衣!”

“听西凉护所言,其材质乃是白叠,武侯称其为棉花,乃是颍川士子钟繇,与关外躬耕九年所成,制成的衣物,被人叫做繇衣,陛下您先等等,奴婢这就去一趟长平商会……”

说着张让就转身朝外行去。

“张让等等,朕也去看看!”

刘协连忙喊住张让,快步跟了上去。

“陛下等等老臣!”

反应过来的冯芳才发现,陛下和张让早就没了踪影,一边离开芳林园,一边慌忙道:“老臣知道白叠为何物!”

要说是棉花。

他可能听不太明白。

但要说的白叠,那他还是有所耳闻的,不过听说那玩意产量极低,制成的衣物太有没见过。

雒阳,朱雀大街。

长平商会四门大开,从中进出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进入的人明明还是衣衫单薄,但出来的人,却一个个壮硕如熊。

厚实的繇衣。

将人包裹在内缓和至极,这也让得出来百姓,面上满是舒心愉悦之色。

“九年之功,今日总算小有所成!”

商会阁楼之上,钟繇身着得体繇衣,面上尽是满足之色,听着过往百姓的交谈,一种无以言表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来是来了大人物!”

见远处有数名身着朝服的官吏过来,钟繇眼中精光一闪。

“姐夫大义!”

刘协看着过往身着繇衣的百姓,不由面露感叹道:“他果然没有忘记百姓,更无时不想着为百姓排忧解难,先不提一件繇衣作价几何,但朕知道,哪怕是万钱一件,依旧能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陛下英明!”

一旁张让恭敬附和,他常年捣腾着凝香玉,对商道也算了解,两百钱的价格,别说棉衣,再数年前的中原,连一件青衫都买不到。

自武侯府建立以后。

才慢慢将寻常百姓衣物的价格拉了下来,这也让更多的百姓,买得起衣物,而不是一年四季麻衣披肩。

“这位小哥,快,快给我取五件繇衣!”

“小哥,我要三件!”

“哎,你们别插队啊,繇衣库存三万,你们肯定能买上!”

“……”

“好热闹啊!”

刘协今入大堂,看着拥挤的人群,小脸微微有些泛红,开口道:“长平商会上次这么热闹的时候,好像还是屠苏酒问世那会儿!”

“陛下记性真好!”

张让笑着点头,余光看到远处楼梯惊喜道:“陛下您看,那人好像是太常!”

“还真是老师!”

刘协连忙望去,虽然他看过去的时候,只看到了对方的鞋子,但他却十分笃定。

“要不咱们也上去?”

难得出一次宫的刘协,加上现在心情大好,也想去凑凑热闹。

“陛下随奴婢来!”

张让自然无不答应,说着便在前边引路。

作为长平商会的合作对象,他想上阁楼自然也是轻而易举。

长平商会三楼。

此时已然聚满了身影,太师董卓,司空杨彪,司徒王允,太常荀彧,五官中郎陈纪,杨修,陈琳,陈群等人都在此地,可说是高朋满座。

“元常西行九年!”

王允捋须面露羡慕道:“其公远超蔡侯,青史留名已是必然,解中原万千百姓困冻之苦,当为万事传颂!”

“子师公实在是折煞小侄了!”

钟繇闻言连忙起身,恭敬行礼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啊,若非陛下抬爱,小侄哪里会懂这些,要说功绩当是陛下为先!”

“乾皇爱民之心,吾等尽知!”

王允起身扶起钟繇,认真道:“然若无元常与西域的九载之功,繇衣想要出世,还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九载悠悠,其中艰难困顿,吾等又岂会不知!”

“子师公言之有理!”

“元常莫要谦虚,能得此功,乾皇指导有方无可否认,然你之功绩,亦不可磨灭!”

“繇之一字,用许圣之说文解字而言,当为草木茂盛之意,繇衣繇衣,元常以繇为名,想来此功早有所属,非元常不可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