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东归志! > 第614章 强盛大乾,袁基生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4章 强盛大乾,袁基生变!

此消息一出,天武城百姓反响剧烈。

“难道又有战事发生了吗?”

“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不知天高地厚,敢捋我大乾虎须?”

“哈哈哈,总算要成为战兵了吗?”

布告前,一名五大三粗,身着华丽绸缎的中年,大笑出声道:“八年了,没想到我朱八在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归营,为大乾而战,老天待我朱家不薄啊!”

“那是朱掌柜!!”

周围的百姓闻言,不少人认出来中年男子的身份。

“没想到朱掌柜竟然是预备役出身!”

“听说他酒楼里的红烧肉,可是咱们天武城一绝!”

“就是他,没想到他还有这种身份!”

“如今朱掌柜家财万贯,竟然还有如此报国之心,实乃吾辈之楷模!”

周围百姓看着朱八,眼中满是羡慕之色。

“我等预备役悍卒!”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名身着劲装,面容冷肃的汉子看完布告,双眼微红铿锵喝道:“若有战,召之必回,战之必胜!”

“赵队率!!”

朱八闻言精神一振,看向劲装男子,眼中满是激动之色。

“原来是小八啊!”

劲装男子也认出了朱八的身份,面上稍缓朝对方点了点头。

“我知道他,是赵其武师!!”

“不错,的确是赵其武师,他在城北开了一家小武馆,我知道他是预备役出身,没想到他以前还当过队率!”

“……”

不一会儿功夫,越来越多的预备役悍卒,来到布告之前,他们有些人是富商,有些人是武师,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事业。

但面对朝廷发出的召集令。

却无一退缩。

纷纷告别父老妻子,朝战兵大营而行。

而不是预备役的百姓,看着从人群中走出的预备役悍卒,眼中满是羡慕与尊崇。

毕竟大乾的预备役。

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的。

这一天,段修乔装行于天武城长街。

“民心可用!”

看着城中百姓的议论,面上浮现一名欣慰之色,来年中原山河解禁,罗马也不安分,以大乾如今的兵力,自然是不惧两国,但他不想临时抱佛脚。

既然有足够的实力。

又何必难为自己。

六月中旬。

前往战兵大营的将士,已逾二十万,段修当即下来,命徐荣率领两万靖武军,十万战兵及二十万预备役,合共三十二万大军前往西境。

并遣郭嘉为督军。

坐镇安息边境,防备罗马来袭。

而大乾强横的国力,也首次展露在世人面前,让天下百姓,对大乾的国力,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六月下旬。

甘宁书信传回,段修知道他们摸到了珠崖郡,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

段修下令让甘宁继续往东探索,因为如果不出所料,这个时候瀛洲,应该不为大汉治下。

孙十万也不会在这个时代出现。

天府水师,若是占据了瀛洲,就能同启夏结成犄角,一面有利于北伐,另一面更有利于探索海外。

至于瀛洲的位置。

实际上早就被前人发现,在春秋时期唤作岛夷,是为东夷的一部分,在秦汉时期又被称作瀛洲。

只是瀛洲远在海外。

一些只言片语让中原人知晓,有这么一处地方,但具体如何,却没有明确记载。

而孙十万的大军,则是瀛洲问世以来,中原第一次军入瀛洲。

也就是说。

瀛洲在孙十万之前,并无实际归属。

毕竟如果中原人知晓瀛洲的位置,也就不会出现徐福出海,寻三仙岛的事情,而所谓的三仙岛,瀛洲正是其中之一。

七月上旬。

吕府送嫁队伍进入玉门关。

交战楚国军民,全面迁入郁林郡。

“既生袁,何生段矣?”

袁基抬眼望天,在知晓天府水师摸到珠崖郡之际,他就不止一次想过这个问题。

对方的水师。

已经到了楚国难以企及的地步。

再看整个关外的与图,他发现西南之外,竟是乾国大军。

也就是说。

只要汉室扛不住楚国进攻,大乾转瞬便能挥师伐楚,根本毫无缓冲之地。

“陛下,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小黄门快步行至近前,面色激动道:“若卢传出消息,楚纸已经能做到不浸墨,可以随意书信,比之左伯纸,亦毫不逊色!”

“此事朕知道了!”

袁基闻言依旧兴致不高,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楚国若卢司研制的十来年。

今一朝功成,袁基却没了当初的喜悦。

因为此时大乾,已经发展到了让他如芒在背的程度,传承纸张虽好,但倘若得不到天下,于他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

“喏!”

那名小黄门闻言微微一愣,擅长察言观色的他,赶忙垂首恭敬退出大殿。

“朕好像错了!”

待小黄门离开以后,袁基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喃喃道:“朕高估了楚国的潜力,同样低估了段修的野心,更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时机!”

“不过,如今!”

“亦不算迟!”

袁基眼中闪过一丝锋锐,转身朝殿内而行。

七月中旬。

楚国与楚汉边境囤积兵马。

由于兵马不多,汉朝边军并无多少防范,毕竟承平数年的中原,早已让不将领,忘记了战争的尔虞我诈。

七月下旬,益州。

成都刺史府,大堂之内。

刘备坐于主位,下方文武两分。

“山河解禁在即,袁基坐不住了啊!”

将手中边军传来的书信搁置一旁,刘备脸上并无多少担忧,毕竟离山河解禁还有一年时间,他不信袁基敢于挑衅乾皇之威。

“有山河之约在此!”

简雍闻言也笑着道:“楚国又岂敢放肆,如此行迹,无一表明楚皇心绪不定,对乾皇充满了忌惮!”

他也不认为袁基想做什么。

只是正常的整军备战而已。

同简雍一般作想的,自然还有一众益州文武,甚至还觉得袁基太过心急,毕竟哪怕是山河解禁,要备战,那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情。

而且他们背靠乾国大军。

根本不担忧袁基,敢单方面的冒天下之大不韪。

八月上旬。

吕府送嫁队伍进入京兆伊。

于此同时。

楚国境内大军齐出,兵临大汉边境。

荆州,南阳郡。

“不对劲,绝对不对劲!”

宛城陈楼之上,李儒手里捏着邓县传来的情报,面上满是凝重之色,因为据邓县守将所知,如今襄阳城内的大军,极有可能不低于十万。

结合各方传来的消息。

李儒并不认为袁基在虚张声势,毕竟这样长久的消耗,与楚国而言,真要拖到山河解禁,那也绝对是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