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亮剑发展工业区 > 第348章 苏军反击炮兵阵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位于海参崴的苏联空军起飞了上百架飞机编队,目的直指牡丹江市外围山峰上的炮兵。

黑压压的空军编队,还没飞到牡丹江上空,就被八路军的空军迎头赶上了。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八路军早就安排人在苏军所有空军基地附近,观察苏军飞机的起飞情况。在得知上百架飞机从海参崴起飞,八路军立刻从长春起飞了两百架飞机。

双方在牡丹江东方看见了对手,敌军当面,自然没有不战而逃的道理。八路军的战斗机是苏联空军的两倍,苏联集群中还有部分轰炸机,八路军空军编队中还有几十架喷气式飞机。仅仅这些喷气式战斗机就能击溃苏联空军,八路军此刻就是想要将这一百多架苏军空军全部留下。

牡丹江的苏联守军在炮击中,还是被东方的机群吸引了目光。苏军司令都得到了消息,立刻拿着望远镜向东方的天空看去。这时双方飞机已经交战在一起,就是普通士兵都能看见天上的飞机不断有解体和坠落。

司令通过望远镜观察,自然知道苏联空军这回是损失惨重。身边的参谋长也一直通过望远镜观察:“司令,看来空军咱们是指望不上了。八路军能准确的拦截我军的机群,显然是早有准备。咱们还是让步兵登山吧!否则让八路军一直这么炮击下去,我军的士气堪忧。”

“登山作战,重武器带不上去,坦克战车也都无法爬山。山路面积有限,同时登山的人数有限。”苏军司令将困难一一列出,然后问道:“参谋长,你说安排多少人能拿下一个山峰?”

参谋长想说不论出动多少人,短时间都拿不下敌方阵地。这个时候就只能消耗,只有山上守军人数、武器、弹药不足,苏军才可能冲到山上。但是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山上阵地面积有限,八路军最多放一个营防守,弄不好只有一个连。所以我建议每个山峰派一个步兵团攻打。”

“一个团?”司令听后放下望远镜,原地来回走了几步。他可不认为一个团能夺下敌方易守难攻的阵地,但是上中下三策,上策就是撤退,这个念头刚出现就被否定了。他们苏联可没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军事思想。

中策就是请外援,但是他们外援的苏联空军明显就是打不过八路军的战斗机群。按照这个趋势,他们的空军能逃脱的都没有几架。

那就只有这个下策了,靠步兵登山。这就是要靠人命去填,想要消灭山上的八路军,这一个团估计连半山腰都上不去。但是他们也不能就此放弃,否则就像参谋长说的,苏军的士气可就被打没了。

于是司令狠了狠心,现在就是去送死,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否则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那就按照参谋长的意思,各派一个团登山,不能让八路军再这么嚣张下去了。”

这个时候,北面的半山腰的1营长一边看着东边的空战,一边和身边的战士吹牛打屁:“咱们今天的战术,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反客为主。想当年汉中之战,定军山老黄忠阵斩夏侯渊,使用的就是这个计策。”

身边的一个战士赶紧捧哏道:“营长,什么是反客为主,咱们这样就是吗?我们也没感觉到这三十六计有什么厉害之处?”

1营长对着对方后脑勺就是一巴掌:“我告诉你们这些臭小子,回去之后识字班都赶紧给我去上。否则这么简单的计策都不懂,我来给你们讲讲。你们先给我回答一个问题,你们说同样的兵力,是进攻占优势,还是防守占优势?”

还是被拍后脑勺的战士笑嘻嘻的说:“这个我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防守一方,就是占尽地利的一方。同样的人数当然是防守一方占便宜。”

“你小子还不算太笨,知道这一点就好。这个防守一方,就是主场。进攻一方,自然就是客场作战。但是咱们在这个山顶将这大炮一架,城里的守军就别想安生。”说到这里,1营长还嘿嘿一笑,显得十分的阴险狡诈:“原本咱们是来攻打牡丹江的,到时候就是苏联老毛子来攻击咱们。这个时候攻守互换,咱们在此防守,就从客人变成了主人。这就是反客为主。”

“奥!~欧。”附近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声音,不知道是真听懂了,还是在捧哏。

这个时候有派出去的充当侦察兵的战士跑了过来,到营长身边说:“营长,苏军摸上来了。看规模有1000来人,应该是苏军的一个步兵团。”二战后期,苏军步兵接连缩编。前线的步兵师普遍就是5000人左右的规模,就是好一点的也没有8000人。这其中还有炮兵这样的技术兵种。所以这个时候苏军的步兵团都是1000多人,好一点的也到不了1500人,甚至还有800人的团。

1营长听到消息眼前一亮:“通讯兵,命令所有人准备战斗。你们也赶紧回到战斗位置上,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当苏军刚刚到了山脚下,迎接他们的就是八路军的枪林弹雨。1营长在步话机里还大喊:“炮兵排,你们给老子稳住。你们可是老子的底牌,没有老子的命令,不准私自开火。”

就是这样,连排级的各种火炮也够苏军喝一壶。就看见刚开始还雄赳赳气昂昂的苏军,已经有掉头撤退的苗头了。但是他们后方督战队的重机枪一响,子弹将他们后退的道路打到烟尘四起。前面带头的苏军举着苏军的军旗大喊:“乌拉~”

山上八路军的众多机枪手一看,这都1946年了,还他娘的有人使用这个战术。这个他娘的是认为八路的m249轻机枪射速不够快,还是认为八路军的m2重机枪威力不够大?就是使用hK416自动步枪和mini14半自动步枪的八路军战士都认为,这是苏军看不起他们。

结果就是八路军战士全力开火,半山腰铺满了苏军的尸体。

但是八路军万万没想到,苏军就是头铁娃。刚刚消灭一波,立刻就有部队补上。这回换了战术,不搞他们的乌拉冲锋了。开始寻找位置,和八路军对射了。一看这就是要消耗八路军的武器弹药。

别看山下激战正酣,山顶的八路军炮兵都没有时间看他们一眼。一直按照作战计划,向牡丹江城中进行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