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102章 一百秀才公,齐聚学政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一百秀才公,齐聚学政院

汴州府夜景,乃八景之一。

来府城,必欣赏的景色。

各式各样大红灯笼,或挂枝头,或挂城楼,或挂门头,张灯结彩,端的是绚丽夺目。

再加上时有烟花鸣放,引得游客高呼喝彩,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赵家的三驾车辆,缓缓行驶到了主干道。

众女眷下了车马,立即就被主街那繁华炫丽的夜景所吸引。

两个小丫头更是欢快蹦跳着。

王大石、黄大壮、张云三人拴好驾车,也赶了过来。

“走吧,今日随意消费,我买单。”

赵麟壕气十足,怎么也是有七千两存款的“土豪”了,请众人消费,还是买得起单的。

众人一听,皆是欢呼雀跃。

“哈哈,既然如此,麟弟,那就别怪我挑又贵又好的东西了。”

“呵呵,大石,你不会想给未过门的弟妹挑一副金手镯吧?”

“哈哈……大石哥,只要你敢选,我就敢付钱。”

一行人又是一阵欢声笑语。

“咱家老三这真是长大了,这还是一月前那个找我要八个铜板零花钱的老三吗?”二嫂张妍不由感慨万千道。

这一段时间以来,赵老三给她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她们已很难再把他当作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了。

老太太则乐呵呵笑道:“人经一事,总会长大的。想当年,二小就是这样。”

“三叔,快看,吹糖人的。”

两个小丫头兴奋地指着街面的一个摊位,兴奋道。

赵麟豪气拿出几文钱,一人买了一个,连薛芊芊都不例外。

糖葫芦?买。

漂亮头花,陶瓷粉彩小人,胭脂香膏……通通买。

既然有“财主”付钱,一行人都不客气,在接下来游玩的一个时辰里,每个人都挑选了不少的小东西。

临街各种美味小吃,也是吃的肚儿圆。

就算这些小东西不贵,也挡不住量大。

十余两的碎银,转眼间变成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这一晚,众人既收获了各种礼物,也收获了那份久违的快乐。

一夜无话,翌日五更天。

赵麟早起晨读,洗漱过后,在去书房的路上竟遇到了同样早起的薛芊芊。

“芊芊,你怎么起这么早啊?”

他之所以早起,那是因为背负功名的压力,以及前世生活习惯的使然。

这小姑娘起这么早,又是为了什么?

“习惯了这个时间早起了。”薛芊芊温婉一笑:“若是在家,这个时候我和娘就要去集市上了。”

因为有着篾匠的手艺,她们母女二人天不亮就去赶集,下午半晌回来,又要赶做竹制物件。

她们如赵麟一样,晚睡早起,只是她们是为了讨生活,他是为了科考功名。

赵麟走上前,握着那她有些微凉的手:“回去再睡会吧。在这,你不用为了生活再起那么早了。”

“习惯早起了,可能都改不掉了。三郎,你快去读书吧,娘去帮厨了,我也去看看。”薛芊芊甜蜜一笑,推了他一下,便跑开了。

赵麟无奈,只得感叹一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今日,是院试结束的第二天。

大宗师在学政院,举办了一场宴会。

不但邀请了一百余名的新晋秀才参加,同时也请了不少的名流雅士,诸如那位每场活动必到场的中原首富苏大人。

除此之外,据说,还有“汴州三绝”之一的“画绝”司马中等人。

总之,比上次的宴会规模要大,文人雅士也更多一些。

大宗师亲自主持的宴会,作为院试案首的赵麟当然不能迟到。

非但不能迟到,反而要早到一些。

无论是为了回报“大叔”的教导,还是为了回报“大宗师”的点拔。

这几日,他曾想过拜访大宗师“大叔”,可终究是院试关头,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也就没有与大宗师“大叔”相认。

如今,院试已结束,他也可以名正言顺与之相认了。

匆匆吃过早饭,在薛芊芊的服侍下,戴上了四方巾,穿上了祖母、二嫂连夜为他裁制的新生员服,脚踩踏云靴。

一个俊美,英挺的少年秀才公,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三郎好好看呀。”

薛芊芊看着心上人俊朗的面容,不觉霞飞双颊,心头小鹿一阵乱撞。

老太太看着小孙子,穿戴一新后,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不觉感叹:“是长大了,该成亲了。”

她老人家感叹完后,又像似想起了什么。

“对了,麟哥儿,那个什么大宗师点了你头名秀才,你不得表示一下,送点礼物什么的?”

在她老人家朴素的观念里,人家一个大官,这么看的起你,你怎么也要表示一下才行啊。

赵麟猛地一怔,祖母提醒的倒是极是。

大宗师“大叔”,无论是在漱芳斋,还是在院试中,给予他不少的提点帮助。

是应该好好感谢一番才是。

可大叔乃三品大员,出身江南世家子弟,又是当世大儒,送人家金银珠宝,明显不合适。

唯有投其所好的礼物,才能达到感谢的目的。

“他似乎很喜欢江南第一才子汤尹的字画。”

赵麟暗自思忖,他手中倒也有一幅,那是来自祁修远老爷子所赠。

据说,是当年江南第一才子汤尹最为意气风发时所作。

不过那幅字画,他准备送给疯道人的礼物。

可除了那幅画外,似乎没有其他的了。

正在他抓耳挠腮之时,一旁的薛芊芊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三郎,既然大宗师很欣赏你的才华。你不是会画画吗?你给他画一幅画,这样既能彰显你的才华,也显得诚意十足。”

赵麟听了她话后,不由高兴抱着她转了一圈:“还是芊芊聪明。”

“咳咳。”一旁的老太太见此,瞪了小孙子一眼:“又发疯,幸亏你薛婶不在,否则看到这一幕,非要今天带走芊芊回老家不可。”

赵麟不由大窘,挠了挠头,赧然一笑。

薛芊芊被他抱着,转了一圈,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害羞所致,俏脸通红通红的,甚为可爱。

“那我走了,祖母,芊芊。你们若是无聊,可以去花园池塘转转。”

赵麟说完,便又捏了一下薛芊芊的手,不等老太太呵斥他,便飞奔而去。

“这小崽子,一点也不像我老赵家的人。”

老太太看着爱孙奔走的背影,摇头笑骂了一句。

赵麟坐上马车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也要出门的二哥、二嫂。

不用说,他们定是准备出门寻找合适的临街店铺去的。

“二哥,二嫂,你们可以多看几个地方,等我回来再做决定。”赵麟临走时,提醒他们道。

在他看来,二哥二嫂对于府城还不熟悉。

多看几个地方做个比较,自己到时也可以找张茂、祁谦参谋一下。

二嫂张妍则笑道:“好的,老三,我和你二哥多找几个地方,都打听清楚了,回来我们一同商议。”

学政院。

宴会本来是在中午举行,可是一大早就有兴奋难耐的新晋生员,穿戴一新,意气风发来到学政院。

作为官府衙门,不可能来一个生员就让进来一个。

所以,这些早到的生员,只能在仪门门楼外等待。

这些早到的新晋秀才公,虽说来自不同县城的,可却有同年之谊,彼此间相互问声好,聊上片刻,也便熟识了。

日上三竿,巳时末。

按照后世时间的话,已是上午十一点了。

赵麟本以为自己来的足够早了。

谁知,当他跳下车后,却是看到了学政院门楼外,变成了蓝色的海洋。

为何这样说?

原来一百余名新晋的生员,全都是穿上了秀才的蓝色服饰。

一眼望去,当然就变成了蓝色的海洋了。

幸亏这个时代不存在撞衫的说法,否则真的很尴尬。

赵麟发现,所有的人神色中,都洋溢着振奋、欣喜之色。

其实,他倒也能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

这里大部分新晋的生员,可能参加院试都不止一次两次了。

如今,终于脱离了童生的身份,成为统治阶层最为底层,怎能不兴奋?

哪像自己,无论是县试,还是府试,院试,都是一次过。

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艰辛。

所以,哪怕他是院试的案首,恐怕心中的欣喜、振奋,都远不如其他秀才。

正在他感叹时,其他新晋的秀才公,似乎也注意到了他。

其实,他想不被关注都难。

一百余名秀才里,大部分都是中年、青年居多,未及弱冠的本就不多。

更何况,还是如此俊秀英挺的少年郎。

除了文曲星,中原小诗仙,本届院试案首赵麟,还会是谁呢?

那近百双眼神,如探照灯一样,瞬间汇聚到了他一个人身上。

顿时间,赵麟感到头皮发麻。

这些眼神让他如芒在背,感到十分不适。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赵兄,来,这里。”

赵麟循声望去,发现墙角处伸出一个脑袋,正向他招手。

不是旁人,正是同县的“田孝廉”田瑞。

“田兄。”

赵麟如遇到知己一般,慌忙走了过去,而后一同“隐身”到那角落处。

很显然,“田孝廉”田瑞,刚才应该也尝到了名声所累。

这才躲到这角落处一个人清净。

赵麟打趣笑道:“哈哈,田兄,你倒是找到了一个好地方。”

“哈哈,现在是咱俩的地方了。”田瑞颇有同病相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