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135章 归春楼庆祝,遇传世之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归春楼庆祝,遇传世之作

日落西山,临近傍晚。

赵麟首次签售活动,完美落下帷幕。

可以预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府城,不,是整个中原七府,所议论的恐怕都是这场签售活动。

如此新颖的活动,对于所有士子来说,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自此,赵麟算开创出了一种新型的宣传、发售的方策。

而府城众多的士子,一整天都处在振奋当中。

那些抢到签名文集的士子,一个个激动不已,抱着那本书,如获至宝。

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抢买到一本书,还能令人如此的开心、振奋、激动。

中原书店。

无论是那位少当家李锴之,还是李管事,都向赵麟表达了祝贺。

若不出意外的话,这位赵案首的文集,以今天的火爆表现,以后绝对不会局限在中原七府销售。

用不了多久,这本文集就将两京、江南、西北、西南各府出现。

此时的李锴之,有这个信心。

当然,这个信心就是这场签售活动给予他的。

确切的说,是眼前这位少年天才给他的。

此时,这位中原书坊的李少当家,终于明白为何父亲如此重视他了。

此子既是天才,也是奇才。

仅凭这前无古人的签售活动,就足以让他名传大江南北了。

正在李锴之感叹间,这时书店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笑声。

“赵兄弟,恭喜,恭喜啊。”

话音刚落,熟悉的两个人影,已是走了进来。

“祁兄,张兄。”

赵麟见到二人,高兴上前招呼道:“你们怎么来了?”

一旁的李锴之,愕然一惊:这小子的人脉,还真是广,原来传言是真的。

这小子竟与英国公、祁府竟都颇有渊源。

想到这,他立即笑着迎上去道:“您二位可是来晚了,今天赵公子的签售活动,简直是太惊艳了。”

谁知,祁谦、张茂听后,却是大笑道:“我们可没晚,我们早就到了,只不过在漱芳斋等了一下午。接下来,是不是要去庆祝一下?”

李锴之听到这话,又是一愣,就凭这句话就知道他们三人的关系多么的亲近了。

随后,他笑着道:“正如二位所言,赵公子和我中原书坊首次合作就取得了如此成功,确实要庆祝一下。”

“这样吧,由我中原书坊做东,去归春楼庆祝一番如何?”

祁谦、张茂听闻后,皆是笑道:“哈哈,那再好不过了。不过,可不单单是我们二人,还有几位贵人在外面等候呢。”

“几个贵人?”赵麟一愣,寻思一想,便猜出了一二。

随后,立即快步走出了书店。

一旁的李锴之,却是懵了,能被英国公府的张公子、祁府的祁公子称为贵人的,府城可是没有几个。

好奇之下,他便跟着赵麟走了出去。

天色尚未完全黑,还能看清那站着的几人。

中原书坊的李家,在府城怎么说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虽说做的生意,却是儒商。

可以说,各种大场面,也会时常邀请他们父子参加的。

府城的所有大人物,他们都是见过的。

可看到门外等候的几人,李锴之还是惊呆住了,继而感到深深的震惊。

这……这就是赵案首的人脉吗?

魏王殿下……中原大宗师……中原首富……再加上英国公府、祁府,这……几乎把中原最大的权贵都集中到一起了。

特别是听到赵麟与他们的打招呼后,李锴之更是一个趔趄,差点瘫软在地。

只见那赵案首,先是走到大宗师跟前,恭敬地称呼了一声“大叔”,随后一拳锤在堂堂魏王殿下的胸前,笑着招呼一句“朱兄也来了”。

赵麟如此打招呼,可不单单是吓坏了李锴之。

大宗师林世海、中原首富苏方正、张、祁二人,皆是差点眼睛都掉落在地上。

这小子……实在太胆大妄为了吧。

那可是当今圣上唯一的侄儿,天潢贵胄的大周魏王殿下,身份何等的尊贵。

见了面,这小子却是用拳头打招呼。

这……这是嫌小命不够长吗?

林世海、苏方正二人正惊呆间,却又看到他们不敢置信的一幕。

因为魏王朱麒,不但丝毫不以为意,竟也有样学样的给了赵小子一拳,而后爽朗笑道:“哈哈,你这次签售活动办的不错,得请客。”

“我请什么客,李少东家说了,他来请,去归春楼。”

赵麟大笑着回过头,看向李锴之道:“是吧,李少东家。”

“是,是的。这是小人的荣幸。”李锴之躬身回答道,语气中夹着紧张。

“哈哈,那还等什么?走着。”

赵麟今日实在太过兴奋了,已有些放飞自我了。

此时,林世海、苏方正、李锴之总算是回过了味了,这小子恐怕还不知道魏王朱麒的真实身份。

众人各自乘坐马车,飞驰来到归春楼。

作为汴州府城的八大景之一,高八层,站在顶层,可以俯瞰半个府城的美景。

当然,它本身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装饰陈列,皆是豪奢非常。

否则此楼又怎么能并为八大景之一呢。

一行人来到这座宏伟的建筑前,赵麟还是深深被其给震撼了。

在场其他人,皆是看出这小子是第一次来。

曾经他们第一次来,也是这般的神色。

“哈哈,走了,赵兄弟,楼上更为让你惊叹。”

祁谦、张茂二人笑道。

赵麟则是感叹道:“不愧是八大景之一,不说其他,仅说这座建筑,便堪称奇观。”

感叹了一番后,他便跟着众人上了楼。

这座归春楼的老板,得知这么多的大人物到了之后,亲自奔了过来迎接。

只不过还未等他跪下,魏王朱麒已是率先道:“孙当家无需多礼,我们私下相聚,不拘泥俗礼。”

“是,是,小人这就带诸位贵人,登楼一观。”

作为今晚最尊贵的客人,他们一行人当然是占据最高层。

刚一登楼,赵麟便立即凭栏俯瞰府城的美景。

“妙,大妙。”

周围的美景,与归春楼相映成趣,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此时,站在这顶楼之上,便犹如站在琼楼玉宇间一般。

在赵麟感叹间,祁谦、张茂、朱麒走了过来。

他们几人虽时常来这座归春楼,可每次来,也同样澎湃万千,惊叹几百年前,那一帮匠人的伟大。

“赵兄弟,此时此景,可有什么灵感?”

祁谦这时打趣询问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旁的魏王朱麒,此时文思如涌,华丽的辞藻,开始形成。

在他看来,既然在场诸人,大部分都是文人雅士,那么一会儿酒过三巡,少不得要展示一下诗才。

自己今夜,十分有感觉,定要好好表现一番才行。

在他胡思乱想之时,赵麟却笑了笑:“此时此景,还真有一首诗,比较应景。”

谁知,他这句话,直接吸引到了一旁的大宗师林世海、以及苏方正。

他们神色复杂地向其招手道:“赵小子,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赵麟听闻之后,连忙好奇地走了过去。

只见这八楼正厅的位置,有一首相当不错的诗词。

若按照这个世界对诗词境界划分的话,此诗绝对属于传世之作。

这首诗,是描写这座壮观奇伟的归春楼的。

像这样的命题诗词,别说传世之作了,就算是优秀作品都很难。

大多只是用华丽辞藻堆砌而已。

但这首诗却是不一样,它虽十分华丽,却也大气磅礴,把这么一个奇伟的归春楼,给刻画了出来。

“这首诗挂在这里二十余年了,从未有人超过。所以,便一直挂在这里。”

苏方正看着那首诗词的神色十分复杂。

因为这首诗,并非是中原士子所作,而是二十余年前,来自京城的一位士子所作。

赵麟看完这首诗,也感到确实不错,算得上一首绝佳的传世之作吧。

当然,也仅是传世之作。

距离千古佳作的境界,还相差甚远。

不过,当他看到那落款的姓名之后,他愣住了。

“杨必成?”

“当今内阁次辅?”

赵麟惊讶出声询问道。

林世海眼神中闪过一丝的鄙视和厌恶:“是的,正是他。”

苏方正神色也是十分难看:“此人的诗作,挂在这里二十余年了,实乃是我中原士子的耻辱,也是不少正直士子的一个心病。”

赵麟虽还未踏入仕途,却也听闻过这个内阁次辅杨必成的传闻。

不说其他人,祁修远祁老爷子,就是被此人给整下来的。

传闻,其擅长诗词,尤其是青词,也正因为此,才博得当今圣上永正皇帝的喜爱。

同时,他也是某个权势滔天大太监的义弟……

明明是士林中人,却与太监结拜,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残害忠良。

如此也就引得世人唾弃。

不过,也正是因为拥有着如此深厚的背景,杨必成才红极一时,青云直上,短短的数年功夫,便成为了内阁次辅。

此人虽说阴险、奸诈,却相当有才华,年轻时就有“诗杰”之美誉。

不说其他,只看其二十年前的作品,还挂在这归春楼,无人撼动,就能知道其诗词方面的才华。

“赵小子,你若能作出一首千古佳作来,那么按照规矩,就能把他的诗词替换下来,挽回中原士子的脸面,挽回天下正义之士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