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149章 文曲星无德,勾连宦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文曲星无德,勾连宦官

府尊蒲存义何等的果断,立即下了一道公文。

不但羁押了此地的李家家主李元生,以及他的儿子李由,还命人调遣府城士兵,包围了李家。

至于究竟如何处理,这还需要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几个大人物做决定。

反正,他负责执行就是了。

而眼前的突发状况,却让赵麟感到懵圈。

这到底怎么回事?

自己怎么走到哪里,都能遇到这么多的显贵之人?

眼前这个与他颇有“缘分”之人,竟是一个来自京城的钦差主使、司礼监的大太监。

“赵公子,刚才多谢你一臂之力。”

那位钦差主使安诚,拱手感谢道。

赵麟不敢托大,拱手回礼:“晚生不知安随堂,刚刚多有冒昧。”

大太监安诚见这少年语气虽客气,不过神色中除了惊讶外,并无一丝的奉承、阿谀,不由更为高看了他一眼。

“哈哈,实不相瞒,咱家昨天刚到汴州,就听到了你的各种传闻。谁曾想,今日我们竟能两次偶遇,这已不是巧合,而是缘分了。”

一旁的张茂、府尊蒲存义,见这位安随堂神色亢奋,心中既震惊,又感叹。

“文曲星还真是魅力非凡,连皇宫的大太监都仰慕他的名声。”

要知道这位钦差主使安随堂,向来冷淡、沉默寡言的。

昨晚的宴会,除了谈到赵麟时,他多说了几句话,其他时间,他几乎没有参与闲聊。

甚至,今天魏王府给他派遣的太监向导,也被其婉拒了。

他一早,便带着随从两个小太监,身着便服出了行苑,游玩汴州去了。

从这一点,能看出这位大太监的性情,其实极为的冷淡,不善与人交际的。

可看他现在与赵麟侃侃而谈的样子,哪里有一丁点的高冷姿态?

如此来看,这位钦差主使高冷不高冷,实在是看人的。

“安随堂,张公子、赵案首,要不,我们去湖心小岛吧?”

一旁的府尊蒲存义,见他们站在这里畅聊,连忙提醒道。

“蒲大人说的不错,去湖心小岛赏赏景,泡泡温泉,还是不错的。”张茂已经迫不及待了。

“哈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赵公子?”大太监安诚,热情的相邀道。

其实,赵麟对太监,一直心存偏见的。

他将来是准备走清流士人路线的,实在不想与大太监交往过密。

不过,他对这个安诚印象,倒还好。

此人作为钦差主使,来到汴州后,并没有耀武扬威,疯狂索贿、巧取豪夺。

而是一来就去游赏士林的各项活动。

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不是一般的大太监。

所以,对他的邀请,赵麟倒也没有拒绝。

“不瞒安随堂,其实晚生也是第一次来这湖心小岛。”

“哈哈,如此甚好,我们都是首次来,今日就由张公子、蒲大人做向导了。”

那大太监安诚,见赵麟没有拒绝他的邀请,神色更为欣喜了几分,话语也就更多了。

蒲存义则笑着在一旁陪着,讲述着这座湖心小岛的来历。

他怎么说也是进士出身,又经历官场数十年,无论是才学,还是思维,都是极为卓着的。

可以说,是一位极为合格的向导了。

与此同时,正在湖心小岛上,左拥右抱,喝着美酒,欣赏着莺歌燕舞的钦差翟进,也听闻了李家的祸事。

“什么?李由冒犯了安随堂,还让他受了伤?”

当听到这个消息,无论是翟进,还是其他的官绅名流,皆是大惊失色。

这可不是一桩小事啊。

钦差副使、礼部右侍郎翟进,哪里还有什么心思逍遥快活?

他立即挥手斥退了一众歌姬,皱着眉头,思忖着什么。

这可是一件棘手的事,他绝对不会去做滥好人,为李家求情的。

这趟浑水,也没人敢去趟的。

李家算是完了。

可惜,李家答应他的那巨额银两,算是泡汤了。

这位钦差副使,想到这,不由一阵的心疼。

在他胡思乱想之时,在场的诸多汴州官绅名流,都是惊骇议论不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刚才李家家主李元生,还与他们推杯换盏,纵情声色犬马,这才一会的功夫,怎么李家就完了呢?

这李家还真是倒霉透顶。

先是李凡招惹魏王的大太监。

再是李由招惹皇宫的大太监。

这对堂兄弟,还真是一家人,一次比一次招惹的太监大。

上次,招惹魏王府,还有几家与他们李家一起承担。

更有大人物,帮他们向魏王府施压。

而这次非但没有人和他们李家一起承担这泼天大祸,更没有人替他们求情。

李家完蛋了。

就算不能全部定位钦犯,殃及李家嫡系三代却是逃不掉了。

在场不少与李家交好的世家望族,此时心中都升起了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安随堂在哪里?”

钦差副使翟进询问道。

作为一起来汴州的钦差三人组之一,既然这位大太监受了伤,他怎么也要去慰问一下才行。

顺便撇开与李家的关系,不能让这位大太监误会了。

“回大人的话,安随堂与英国公府上张公子、以及赵案首,一起去小岛的另一侧游玩了。”

那个府衙的属官,如实回答道。

“什么?安随堂与那个赵麟在一起?”翟进惊讶之下,神色蕴含着一丝的愤怒。

又是这个赵麟,怎么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的名字?

昨夜,在归春楼宴席他就因为此人出了丑。

本想借机吹捧、奉承一番自己的后台,谁知,却被此人给打了脸。

这怎能不令他愤怒?

谁曾想,今日又听到了这个名字。

而且,这小子竟还攀上了高枝,与一个深宫的大太监混在了一起?

翟进想到这里,心中冷哼不已,不过神色间却是平和如常,缓缓说道。

“呵呵,安随堂一向喜欢诗词歌赋,他们二人说不定还能成为好友。”

很显然,这句话是说给在场诸多汴州名流听的。

其意不言自明,那就是你们汴州的文曲星,中原诗仙、新晋院试案首赵麟,攀附深宫太监,实在有辱清流士子的身份。

在场诸人都是多年的老狐狸,哪里不知道这句话的阴险程度。

不过,大部分人却是装聋作哑,似乎没听到一般。

只有那位通县“致仕”在家,原归德府知府的张坊,却是附和笑道。

“呵呵,大人有所不知,此子最为擅长就是利用才气、名声攀附关系。上至英国公张公子、大宗师林大人、苏大人,下至杀人如麻的游侠,此人无不利用。”

此话一出,其他的官绅名流,皆是露出看好戏的神色。

张家、李家对文曲星赵麟恨之入骨,竟到了这种程度。

不过想想,也难怪这老贼会趁机搬弄是非。

要知道他的孙子张韬,不但把他们张家的玉带,投壶输给了文曲星。

而且,还因此得罪了魏王,被折磨的不成人形。

如今更是被押送到了魏王陵,去看守坟墓。

而这一切恶果,无论是李家,张家,皆是不敢去埋怨魏王,而是把所有的仇恨、怒火,撒到了文曲星赵麟的身上。

在场诸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

只不过碍于眼前这位钦差翟大人,讨厌赵麟,谁也不敢说什么。

而张家这位被“致仕”的原归德府知府张坊,继续巧舌如簧,颠倒是非。

在他那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中,赵麟俨然成为了欺世盗名,卑鄙无耻的小人了。

而他骂的越狠,钦差副使的翟进也越是开心。

其实,汴州这位文曲星赵麟,在京城中也算是声名鹊起了。

虽称不上名声隆重,可朝堂上大部分官员,都能背诵出他的诗词来。

可惜,这少年得罪了次辅杨大人。

不说其他,单单凭他为祁修远写的那首祝寿词,就差点让次辅大人下不了台。

要知道祁修远,可是他们弹劾下去的。

谁曾想,就因为这小子的一首千古佳作,让那老家伙在士林中,成为一个忠君爱国的名臣。

此词传遍整个大周士林,引得天下读书人,纷纷为祁修远鸣不平,朝廷迫不得已,只得商议起复之事。

次辅大人杨必成那几日,都不敢见人,还请了几天的病假。

从这就能看出,那首千古佳作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幸亏祁修远的儿子祁雍出事,这才让次辅大人借机翻盘,以祁修远教子无方为由,弹劾他,最终让朝廷熄了起复之意。

也是因为这件事,次辅大人深深记住了这个赵麟,并且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作为次辅大人的门人,他翟进当然也同样要针对这个赵麟了。

“如此无德之人,竟能窃据如此声名,被你们如此追捧,难怪次辅大人时常说中原无才子。”

钦差副使,礼部右侍郎翟进,也不知是喝大了的缘故,还是自恃钦差身份,竟一时间出言无状,说出了这番言语。

在场诸多官绅名流,有不少有骨气之人,再也忍不住,气的拂袖离开,丝毫不给翟进这个钦差脸面。

有一人离席,就有第二人……

转眼间,整个宴席,官绅名流竟一下走了十之五六。

这下,翟进一下子酒醒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