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朕刚一统六国,获得传送门 > 第346章 端粒学说长生,秦始皇有端粒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6章 端粒学说长生,秦始皇有端粒酶!

夏国时空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法,都在想方设法的提升人类的寿命。

在二十世纪初,在最发达的欧洲,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岁。

而在亚洲,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岁。

一百年后。

亚欧大陆人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七十岁以上。

而实现这一效果的,便是疫苗和抗生素的出现。

疫苗,是人类延长寿命的最大成就之一。

它的出现,消灭了天花,控制了麻疹,白喉,百日咳等致死率极高的疾病。

从而使得儿童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根据who估计,每年可以预防三百万人死亡。

而抗生素的出现,同样是一项重大成就。

抗生素能够抑制甚至杀死病菌。

如梅毒,淋病,结核,痢疾等等。

这些都是建立在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上的,这才得以普及和广泛使用。

人们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更加重视,因此才使得人群的平均寿命得到增加。

然而,不论是疫苗,还是抗生素,其实都没有从基因层面延长细胞的寿命。

人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活得更久一些。

当然,这绝对不能否定现有的医疗技术。

很多人早死还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导致的。

所以继续深入研究人类各种疾病预防和治疗必须坚持做的事情。

哪怕是将来掌握了延长寿命方法之后,也要继续去做这件事情。

这些道理嬴政是清楚的。

自从引进和建立系统的医疗机构后,大秦人的平均寿命也增加了不少。

现在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要如何使人体的细胞以一种健康的方式长生。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感染疾病死亡,有些长寿老人是因为机体的衰老而死的。

根据端粒学说,端粒的寿命便是人的寿命。

体内大部分细胞的端粒被耗尽之时,即为生命油尽灯枯之日。

人类正常细胞分裂次数有限,只有五十次左右。

因此,人类的理论寿命最短为一百岁,最长为一百七十五岁。

如何打破这一理论值,便是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始皇陛下,在下以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够找到突破的方法,毕竟人类历史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大量的试错,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夏国科学家的言论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可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个未知数。

一年两年根本不可能,十年二十年也没底,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会议室内一阵沉寂。

最终,还是由嬴政开口说道:

“朕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长生,我可以提供一些标本来作为研究材料。”

话音落下,众人身子都坐直了。

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这个,但始皇帝不说,他们也不好问,主要是还不太确定。

如今始皇帝亲自承认,那么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夏国科学家非常兴奋的说道:

“始皇陛下,那太好了,如果您能提供标本材料,那么我们很快就可以找到研究方向,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得到结论。”

嬴政点了点头,本次会议便到此结束了,他把这些科学家聚集起来,便是要跟他们沟通,然后达成共识。

共识已经达成,下一步便是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场所已经搭建好,各种仪器都是当下最先进的。

从细胞层面到基因层面,都可以实现跟踪和研究。

嬴政提供了一百毫升的血液作为标本材料,这些血液被分成了五十份。

因为血液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泄等作用。

它还包含了不同种类细胞,这些细胞对人体至关重要。

所以众科学家计划从始皇帝的血液开始研究。

包括基因和细胞。

通过对比始皇帝的血液与普通人血液,发现不同之处,然后找到克服差距的方法,再通过反复试验,最终研究出延长人类群体寿命的方法。

研究工作开始了,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按照各自的分工,进入了各自的岗位。

科研工作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枯燥的,漫长的。

然而对于这些科学家来说,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一旦开始,便会沉入其中,不达目标不罢休。

世界在运转,万事万物都在以有序或者无序的形式运转着。

时间的流逝是看不到的,而空间的变化肉眼可见。

在大秦这颗星球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水往低处流,冲刷着河底和两岸,将上游的泥沙运转到下游。

大秦人口越来越多,广袤的平原上每年都收割着大量的粮食,一条条新的铁路建成并投入运行,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并轰隆隆的运转起来,又有一座座城池在逐渐完善……

政权的统一使得这颗星球上没有了战乱,使得大秦的变化日新月异。

又一个十年时间过去了。

自从二世皇帝执政后,始皇帝便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包括朝政大会,距上一次出现还是五年前。

这十年时间里,嬴政在不断的学习,他还亲自参与生物生命的研究当中去。

他的学习速度是非常恐怖的,再加上亲自动手实验,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实力,早已经达到了院士级别。

如今整座实验室都是由他作为主导,包括提出理论和研究方向,乃至人员分工等工作。

十年的时间,收获颇丰,在延长人类寿命方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因为他提供的标本材料起到了指引作用。

起初,他的血液看起来跟普通人的血液没什么不同。

但当从基因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后,便发现,他的基因中,居然存在一种可以维持端粒长度的酶——端粒酶。

而且它的活性极强,为了验证,花了大量时间来观察,结果表明,始皇帝细胞内的端粒酶可以不间断地修复,合成,和延长端粒。

这一发现在所有科学家看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因为普通人体内的端粒酶活性是有限的。

始皇帝是不是经过了某种改造,所以端粒酶才能够如此强大?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这种端粒酶存在可以用来‘感染’其他生命细胞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需要一份始皇帝的基因里的端粒酶,便可以用来作为‘病原体’感染其他生命细胞。

只不过,这种特定环境要求太高了,比一纳米芯片制造工艺还要难得多。

而夏国时空,一纳米硅基芯片的研发早就实现突破了,也就是说,想要实现普通人基因中存在端粒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当下无法实现,但科学家们来说,方向已经有了,接下来便是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