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靠好孕生子获取宠爱 > 第75章 病弱太子的替嫁新娘(2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病弱太子的替嫁新娘(24)

苏宛芸回到家中,心中的失望与悲伤几乎要将她淹没。

母亲见她脸色惨白,连忙请来大夫为她诊治。

大夫查看了她胸前的伤口,面色凝重地说道。

“这处伤势看似严重,但幸好没有伤及五脏六腑,只要静养修复便可痊愈。”

苏宛芸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下脸颊。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大错。

太子根本就对她不屑。

自己竟然自作多情,以为他会收下自己当侧妃。

次日一早,上完早朝后,太子单独传召了临阳侯。

临阳侯听着太子说话,吓得额头上直冒冷汗。

“孤准许他们来探望太子妃,是顾念你们是太子妃的家人。

可是你看看你女儿苏宛芸昨天做的事情。

出言不逊,行为失检,若是惹得太子妃动了胎气,你这个做父亲的也难辞其咎。

所幸太子妃并未受影响,否则孤绝不会手软。”

太子的话语中透着怒气。

临阳侯再三请罪。

“宛芸年幼无知,冒犯殿下。

臣以后定会好好管教。”

太子冷着一张脸,冷冰冰地开口。

“最好是这样。

今后不要再让孤见到她,否则后果自负。”

说完,太子便转身离去,

临阳侯小心翼翼地退下。

他心中暗暗后怕,想起昨日苏宛芸对太子妃的无礼,若太子妃真因此动了胎气,即便临阳侯府是太子妃的娘家,以太子的个性,只怕也不会轻易饶过临阳侯府。

这个女儿,是该好好管教管教了。

临阳侯怒气冲冲地回到府中,一进门就叫苏宛芸到祠堂跪着。

苏宛芸顿时明白,父亲一定是因为昨天她在太子府中做的事情来兴师问罪了。

她忐忑不安地来到祠堂,跪在父亲面前,战战兢兢地开口。

“父亲,请您原谅芸儿这一次,我知错了......”

临阳侯冷着一张脸,严厉地呵斥道。

“我和你母亲宠坏了你,才让你养成了这样的脾气!

当初你自己不肯嫁给病重的太子,非让你大姐去替嫁。

……

你昨天做的那些事情,简直丢尽了我临阳侯府的脸!”

他看着这个自己从小宠爱的女儿,心中满是失望。

他想起自己的两位妻子。

杨氏出身一般,不懂教养子女,见识短浅,才会把宛芸养成这样任性妄为的性格。

想到这里,他又念起了被自己休弃的李氏的好来。

李夫人虽然性情刚烈,不懂变通,但她至少把长女苏婉宁教得很好。

识大体,知进退。

这么一想,临阳侯暗暗盘算,日后还是得为儿子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

过了一会儿,临阳侯渐渐平复了情绪,望向还跪在地上痛哭的女儿苏宛芸,沉声道。

“无论你有何心思,这种事不能再发生!”

临阳侯提高了音量,脸色阴沉。

“你这么不知检点,不知廉耻,传出去,什么好人家还肯要你?!”

苏宛芸再次低下头,泪水沿着脸颊滑落,滴在膝盖上。

杨氏直到女儿被罚跪在祠堂,赶了过来。

她忍不住开口。

“侯爷息怒,宛芸年纪还小,一时糊涂了,以后定会改正的。”

临阳侯冷笑一声。

“一时糊涂?

我看她是明知故犯!

我回来后已经仔细问过怀玉当时的情形。

我想过了,明日就安排芸儿离京,去你的娘家暂住一段时日。

你在那边给她找门亲事,京城她就别回来了。

太子已经说了,不想再见到她!”

杨氏吃了一惊,脸色变得惨白。

一旦女儿嫁在了那里,她们母女恐怕以后很难相见。

她开口哀求道。

“侯爷,芸儿尚小,请给她一次机会吧!”

临阳侯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我的决定不会改变。”

说完,他离开了祠堂。

杨氏泪眼朦胧地看着女儿,心如刀绞。

苏宛芸已经哭倒在地。

第二天黎明,苏宛芸被迫登上了离开京城的马车。

杨氏目送马车远去,久久无法移开视线。

在临阳侯府别院,苏怀玉坐在翠竹林荫下的石凳上,百无聊赖地看着手中的书。

他实在不喜欢读书,总觉得读书枯燥乏味。

他向往着能够上阵杀敌,如太子一样,为国效力。

这时,院门“吱呀”一声打开,苏怀玉的父亲、临阳侯大步走进来。

他朝苏怀玉露出喜悦的笑容,招手道。

“怀玉,过来。

父亲有好消息告诉你。”

苏怀玉惊喜地站起身,期待地问道。

“父亲,什么好消息?”

临阳侯笑呵呵地说。

“太子殿下说你根骨不凡,有习武的天赋。

他已经为你请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老师,日后就来府上指导你习武。”

太子: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

临阳侯:我这是为了让这小子好好习武,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苏怀玉听后,双眼放光,张大了嘴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就知道,大姐夫果然靠谱。

良久,他才回过神,郑重地向父亲说道。

“多谢父亲,多谢太子殿下!”

临阳侯满意地点点头。

“你日后要努力习武,切不可辜负太子殿下的期待。

但也不能懈怠功课,武功和学问缺一不可,知道吗?”

苏怀玉一脸懵。

他就是不想读书,才去恳求太子殿下向父亲说情,让他习武的。

听他父亲的意思是,以后不仅要读书,还要习武?

临阳侯满意地看着儿子,心想虽然杨氏生的女儿不争气,幸好还有儿子苏怀玉这好苗子,得了太子的眼缘。

一定要好好栽培儿子,让儿子抱紧太子的大腿。

让临阳侯府往后三十年继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