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女真人不成气候?

朱轩差点都想笑了,你怕不是不知道女真人的厉害,大明就是被女真人给灭的。

满族的前身就是女真族。

明朝末期,大家是这样评价满族的,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而对明军的评价则是,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这就说明,女真后裔的战力很强,也间接说明明军的实力更强,但是因为腐败严重,将士们无心战斗。

在朱轩看来,大明的灭亡从来就不是那一代帝王的错。

细数大明历代帝王,虽然有一些奇葩爱好的,但他们没有荒淫无度,没有为了奢侈而剥削百姓。

真正导致大明灭亡的,是官绅世家财阀,是读书人。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满朝文武。

历朝历代,皇朝更迭,基本都是下面腐朽了。

哪怕新华夏,朱轩穿越的时候,不一样是腐朽的吗?

因为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

比如毒教材,比如海克斯科技食品,比如不能烧麦秆等等。

“爷爷、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女真人所在的地区我称之为东北,东北拥有肥沃的黑土地,以现在大明的人口,只要那片黑土地至少能养活大明一半的人口。”

“而且东北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这!!!”

朱元璋顿时就坐不住了,哪还有心思钓鱼。

好家伙!一个东北地区就能养活大明半数人口,比江浙等地的粮食产量还要多啊。

“爷爷、你想过没,女真人在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物资,当大明打败漠北的蒙元后,女真人就没了蒙元的钳制。”

“而我们大明,肯定是以现在对藩国的待遇对待女真,那么、只要给女子族二三百年的时间,将会出现一个实力强悍的种族。”

“两三百年后的大明,恐怕已经步入了官员腐败的境地,也就说、只要大明出现叛乱起义,强悍的女子族就会大举入侵。”

朱元璋眉头紧锁,女真族本就建立过金国,因此、他一点都不怀疑大孙所说的事情。

也就是说,女真很有可能再一次强盛起来,威胁到大明。

边上的刘三吾这时开口说道:“不对啊、哪怕是女真建立金国到现在为止,也没听说过女真族的领地生产粮食。”

“对啊!大孙你是不是搞错了?”朱元璋也表示怀疑。

朱轩摇摇头:“女真族虽然也种地,但他们是东北平原是的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主,因此、他们不重视农耕,农耕技术落后。”

“还有、我说当女真族强盛起来以后,会成为大明的敌人,这是必然的结果。”

“东北地区虽然物产丰富,但冬季寒冷,当冬季来临之时,他们的牛羊会被饿死冻死,大雪天也不能深入长白山狩猎,加上他们农耕技术落后。”

“那么、他们冬季的日子会很难过,遇到气候恶劣的年份,他们为了活命只能选择南下烧杀抢掠,就跟蒙元南下是一个道理。”

朱元璋和刘三吾都沉默了,他们读过很多史书,也经历过蒙元统治的时代,当然知道北方草原恶劣的天气有多严重。

历朝历代,游牧民族南下,都是因为天气寒冷冻死了牛羊,他们为了活命只能南下烧杀抢掠。

朱轩这时开口说道:“我们话题扯远了,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女真人的威胁。”

“哦!大孙你快说说。”朱元璋追问道。

刚才他都在想着,要不要叫老四率领大军杀向女真族。

只不过、他们现在主要的敌人是蒙元,加上国库空虚,无法多路作战。

“爷爷、现在大明的局势,肯定是要先拿下蒙元这个最大的威胁。”

“而女真族现在是蒙元的附属,那么、大明军队跟蒙元交战的时候,必定也会面对女真大军。”

“当大明拿下蒙元后,那时的女真肯定也是伤亡惨重,只要一鼓作气,直接拿下女真族,把他们青壮年安排去挖矿,妇孺则是进行融合,并且改变东北地区的习惯,由游牧民族改为农耕,这不就解决了吗?”

朱元璋给了朱轩一个白眼:“大孙、咱发现、你这套路怎么跟对付蒙元一样。”

“对啊、套路确实一样,但都能达到效果,都符合大明的利益。”朱轩点点头。

朱元璋当然是认可朱轩所说的话,大明军队即便是打到蒙元王庭,也不可能把所有蒙元人都屠杀掉。

因为草原实在是太大了,根本杀不光,如果杀戮太重,反而会逼得所有蒙元部落反抗,完全得不偿失。

也不是说得不偿失,而是没那么多资本打下去。

朱元璋现在想的是,想要拿下东北肥沃的黑土地,恐怕还需要好几年。

如果现在就把这些肥沃的黑土地握在手中就好了。

朱元璋无心钓鱼,朱轩这里是一条鱼接一条鱼上货。

他现在的烤鱼技术又提升了,三个小家伙吃的是满嘴流油。

朱轩看了看时间,扭头对蒋瓛和王五说道:“你们去收地笼吧,看看效果怎么样。”

从放地笼到现在差不多过了三四个小时,朱轩估摸着应该有鱼获了。

蒋瓛和王五应了一声,划着小船去收地笼去了。

这次朱轩并没有安排毛骧,主要是刚才的事情让他警惕起来。

如今这个时代,身边总要留着能保护安全的人。

没过多久,王五他们激动的划着小船回来了。

“轩少爷、你快看,好多鱼,好大的鱼……”

等小船靠岸,朱轩他们都围了过去。

好家伙!

每一个地笼里都有鱼获,多的有七八条鱼,少的也有两三条鱼,而且都是一斤以上的。

没有一条小鱼,毕竟地笼的缝隙大,小鱼是关不住的。

“哈哈……好!非常好……有了地笼,能缓解朝廷很大的粮食压力了。”朱元璋开心的大笑起来。

他已经有了计划,等会就派人去编地笼捕鱼,应天城附近这么多水系,想要多少鱼还不能捕捞到啊。

朱轩也很开心,跟他想的一样,这个时代的鱼情很好,百姓缺的只是捕鱼工具。

“咦!居然还有王八!还有这么多大螃蟹!”

朱轩忍不住咽起了口水,这些都是好东西啊。

他都想什么时候出海去打鱼,海里的螃蟹和海鲜更美味。

“姚广孝、你丫的倒是动作快一点,本少爷什么时候能海鲜自由就看你的了。”朱轩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