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被赵德言揭开往日伤疤的颉利,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

赵德言见此,连忙解释。

“大汗,您莫急。”

“在今天之前,您一共有两次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

“第一次,便是那豳州之战。”

“此战,您明明可以一路南下,拿下长安。”

“可是却因为顾虑,而错失了良机,最后反倒是与那秦王李世民结了盟。”

“第二次,那便是去年的渭水一战。”

“您好不容易带着十五万精锐铁骑突袭至长安,最后反倒是被三十万平民所顾。”

“不仅退走了不说,还留下了七万五千匹的战马。”

“这如今更适合直接壮大了李唐的实力。”

“倘若当初您能够有着与李唐决一死战的决心,下令大军直接冲杀。”

“那结果会是怎样?”

“且不说对方有三十万精锐之师早就北伐了。”

“就算他们真的在等着大汗您,十五万精骑对上三十万精卒,大汗您又有何惧?”

“况且那李世民就在几百米之外,只要大汗您马鞭一挥,大军顷刻之间便能灭了那李世民。”

赵德言的话,让颉利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他现在的心,那是拔凉拔凉的,后悔的要死。

【唉!】

【为什么会这样?】

【智囊说的一点也没错,本汗明明在这之前就有两次入主中原的机会。】

【可为什么到了最后,本汗就没有把持住呢?】

赵德言视乎看穿了颉利的心思一般。

返回案桌端起酒,解了一下渴。

“大汗,您前两次之所以错失良机,无外乎两个字。”

颉利听此,便抬头朝着赵德言望去。

那涮眼睛之中没有了往日的野性,有的只是满满的求知欲。

“顾虑!”

“大汗您因为顾虑的太多,所以最后这才错失良机。”

“因为您没有一战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所以您没有把握那等天赐良机。”

“若是大汗您不能做出改变,那么此等事情终会再次上演。”

“在中原的历史上,有一霸王名项羽。”

“巨鹿之战时,以五万人马,对战大秦四十万精锐秦军主力。”

“项王面对敌我悬殊的兵力,没有一丝退却。”

“直接让手下的兵士,将乘坐而来的大船给凿沉,通过自断后退之法,来激发将士的士气和战意。”

“最后项王成功击败了秦军主力,一战成名,彻底打垮大秦的根基。”

“之前社尔拓设说,统叶护会和李唐私通,薛延陀会进犯漠北,袭扰我军后方。”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对于我们,对于大汗,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大大的好事。”

“那李唐,那唐军,无外乎就是当初的大秦和秦军主力。”

“那统叶护就是当初项王背后的漳水,薛延陀就是项王凿沉的舟。”

“而大汗,您就是那位即将勇往直前,一战成名,彻底打垮李唐的项王。”

“现在大汗您在反过来看看,社尔拓设的担忧,完全就是一件好事。”

“它坚定了大汗一战到底的决心,激发了大汗手下那些草原勇士的士气与战意。”

赵德言的这般比喻,这番吹嘘,听得颉利双眼放光,听得颉利口干舌燥。

手中的酒,一杯接着一杯地往嘴里灌。

多疑的本性,已经几乎被赵德言的马屁谗言,消磨殆尽。

而赵德岩自己好像是被grt到了兴奋点。

越说越来劲。

停不下来,根本就停不下来。

“大汗,在面对背水一战,生死存亡之际,你觉得自己还会有顾虑吗?”

颉利摇了摇头。

“还会被李世民的奸计所迷惑吗?”

颉利再一次摇了摇头。

“像豳州一战和渭水一战,这种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颉利又一次地摇了摇头。

“您还会错失此次第三次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吗?”

颉利猛地,如同拨浪鼓一般,摇了摇头。

“当初项王以五万士卒,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大败四十万秦军精锐。”

“那大汗您如今拥有百万之兵,岂不就是能够直面八百万精锐?”

“即便不能大战八百万精锐,至少也能大败两百万精锐。”

“可李唐有多少可战之兵?”

“六十万。”

“可这次派来了多少?”

“三十万?”

“西突厥呢?”

“李唐加上西突厥有两百万吗?有一百万吗?”

“到时那统叶护听话也就罢了。”

“若是他真的敢私通李唐,那我们完全可以在攻下李唐之后,反过来进攻西突厥。”

“先拿李唐,再伐西突厥,西征波斯,近望东罗马。”

(冷知识:

1.靺鞨:mo he,四声,二声

2.觊觎:ji yu,四声,二声

3.荼毒:tu du,二声,二声

3.高句丽:gao gou li,一声,一声,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