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大权在握:从办事员开始 > 第110章 真能让你大哥吃上商品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0章 真能让你大哥吃上商品粮?

实际上鸡汤她是煨给自己吃的,如果陈平没有开着小轿车回来,这鸡汤也不会端过来。

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坐下,两个小娃子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鸡腿,在旁边的椅子上趴着,一边吃一边玩。

桌上,孙香菊嘘寒问暖,陈烈星则是让陈平工作时要勤快,要抢着做事,手脚麻利点,在领导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放在前世,陈平对这些话会不耐烦,工作哪有那么简单?

但这会儿却只是频频点头,并没有反驳,父母没什么大本事,又羞于直白的表达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应几声,点下头,并不废什么事,却能让父母安心许久,宽慰许久。

又聊了几句,刘梅终于说出了心里的话,看着陈平,笑道,“小叔子,你这也当官了,还非常气派的将领导的小轿车开回来,在当地肯定是有些权力的,你看能不能给你大哥找个铁饭碗,让他也吃上商品粮?”

陈稳在家里种着田地。

刘梅这是要让陈平给帮着找份国营单位的工作。

“别胡说,三儿才参加工作半年的时间,哪那么容易给人安排工作?再说我是农业户口,吃哪门子的商品粮,端什么铁饭碗?”陈稳道。

生怕给陈平添麻烦。

“就知道鸡汤不是白吃的。”陈着嘲讽了一句。

他对刘梅是看不惯的。

原本陈稳和刘梅没有结婚,家里兄弟和睦,但是等刘梅跟陈稳结了婚后,立刻闹分家,将院子都用墙隔开,就是碗筷也分得清清楚楚。

不止如此,隔三差五的还得要吵几句。

“又没找你帮忙,你都二十七八了,还打着光棍,没哪家姑娘看得上你,还有心思管起我来了。”刘梅也是嘴巴不饶人的,对这个二叔子没一点客气,直接顶了回去。

不止如此,还将陈着碗里的鸡翅膀给夹走了,大概是嫌弃陈着已经咬了几口,低头觑见正在脚旁边打转的一条小黑狗,直接将鸡翅膀扔到了地上。

喂狗!

放在以往,陈平跟陈着一般,心中也会愤愤不平,亲兄弟娶了个女人回来,家里就变了样,但有了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在这方面他倒是看得比较开。

自家的情况不是特例,而是社会常态,特别是对于兄弟多的家庭而言,就更是如此了,这还是他和陈着都还没有结婚,家里就一个嫂子,如果结了婚,几个女人更容易滋生起矛盾。

大多数的矛盾源头其实就是穷。

“安排工作倒也不是不行,不过得要去凤山镇那边,大哥,你愿意吗?”陈平说道。

罐头厂现在正在快速的扩张,急需要人手,而且经过除夕一天的活动,凤山罐头厂的桔片爽算是有了不小的名气,等过完年后肯定还得要继续招人,得要扩大生产。

这个时候安排进去几个人没有任何问题。

“瞧瞧,我就说过小叔子有能耐吧,最重兄弟情义,你大哥给你买手表真的是没有白买,嫂子我也没有白疼你,你去了乡镇工作,我就时时刻刻念叨着你,担心你吃不好,担心你不习惯,果然有了出息后,还惦记着兄弟。”刘梅非常高兴。

“等过完年,就让你大哥去那边吃商品粮,端铁饭碗,我和孩子也跟着过去享福。”

这会儿工人的地位非常高,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能成为国家单位的工人,那就是国家的人,非常有荣誉感。

“真能让你大哥吃上商品粮?”孙香菊惊讶的说道。

刚刚刘梅让陈平帮着介绍工作,她实际上是担心的,一个是陈平才毕业没多久,这工作真能够安排得了?

再一个就是会不会在领导那里落下不好的观感,影响陈平。

可现在听陈平说能安排工作,她心思也活络了起来,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都能有好的出路?

能成为一名国家工人,自然是好的。

“给我也安排个工作吧,等我吃上商品粮,我非得到吴燕家里好好的转一转,谁让她家狗眼看人低,还嫌弃我没有正经的工作,嫌弃我家里穷。”陈着跟着道。

二十七八,在农村,没有结婚,的确算是比较少见,托人说过媒,也有中意的姑娘,只不过人家瞧不上他。

“刚刚说介绍不了工作,现在又想要帮着介绍工作,你反正是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你大哥不同,有老婆有孩子,还得要养家,你别跟你大哥抢名额。”刘梅生怕被陈着将工作的名额给抢走了。

“我大哥都已经娶了媳妇,我还是光棍一个,有工作才好娶媳妇。”陈着说道,“要不大嫂你给我介绍个媳妇?”

刘梅眼睛一翻,意思是没门。

“真愿意去凤山镇工作,两三个人的名额都是能安排得了的。”陈平说道,“但是有些话得要说在前头,你们听了后再决定去不去。”

“安排工作的单位是罐头厂,这会儿正在发展的关键时候,急需要人,所以我能安排几个人进去,工资方面倒也不会太差,以前是35块钱一个月,最近收入提升了,能有45块钱一个月,福利待遇也都还好,跟江城的大单位比不过,但是比中等的单位也并不差。”

“逢年过节的都有福利,还有各种补贴。”

一家乡镇单位能有这样的收入,有这些待遇,的确比很多江城的单位都要强,虽然到处都在改革,可真正落实到位的还是少数。

而且,也并非改革就一定会有成效,就一定会成功,改着改着越来越差的也不是没有。

很多东西,字面看着很好,可落实下来却是稀烂,就如双休,1995年,周双休被写进了法律,可是几十年后,仍旧有不少的单位并没有将双休落实到位。

“45块钱的工资,还有其他的补贴,这个收入这很高了。”陈着说道。

“村里有在江城单位工作的,一个月也就40块钱左右的收入,而且最近单位的效益不好,听说有不少人要下岗,这还比不上你工作地方的单位。”

村里有部分村民的土地被江城征收了,这部分村民的户口也从农业户改成了非农业户,部分人还得到了安置,被安排进工厂工作,以保障收入来源。

这部分村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其他村民羡慕的对象,变成了城里人,吃上了商品粮,可最近不少人工作的单位效益不好。

人心惶惶。

工作要没了,土地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