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 第58章 老朱的自我省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肃的一席话,令朱老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真的背离了初心吗?

在朱老心中,他的每一步举措,皆是为了普天之下的黎民,为的是给他们带来安宁富饶的生活,他坚信自己没错!

然而朱肃的每一句话,如同金石掷地,让朱老找不到辩驳的缝隙。

更甚者!

最令朱老心痛的是,这不是朱肃第一次质疑他的能力,以往每次听到这样的指责,他都会愤怒不已,试图与朱肃争论一番。

为何说我无能?我这个帝王,比历代任何一位帝王做得都要出色。

我朱元璋,必定会成为万古流传的君主。

但现在,朱老已失去了那种自信,甚至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是个贤明的帝王,能否妥善治理大明。

毕竟,推行一项导致国弊的政策,足以被视为昏庸之君。

而他朱老呢?

竟出台了数项这样的政策,先是宗族供养的制度,再到大明宝钞,还有他制定的户籍法规,这些都是国家的负担。

朱老不敢深想,自己怎么会制定出三条这样的政策。

若非朱肃。

朱老真不知大明在他之后还能维持多久。

实际上,朱老制定这些政策,是想让天下成为朱氏家族的天下,而非世家或百姓的天下。

朱老善待天下百姓,是因为在他眼中,他们都是朱家的臣仆。

仅此而已。

否则,若朱老真心关爱百姓,真心对他们好,就不会纵容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他们犯下滔天罪行后,朱老也只是将他们软禁。

仅此而已!

真正视民如子的帝王,从不存在。

不过是口头上的空谈罢了!

你若当真,便输了。朱老口口声声说爱护百姓,但看看他推行的政策,哪一项真正为百姓着想?反而像是在压榨百姓。

宗族供养,几乎让大明的百姓负担起朱家的生活。

大明宝钞,几乎剥夺了百姓手中一半的金银。

而且!

一旦牵涉到某个事件,后果更为恐怖,可能连累三族,甚至十族。

回想洪武四大案,多少人丧命?

所以!

朱肃才会说,朱老忘记了他曾经也是个农民。

朱肃对朱老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起初,朱肃对朱老充满敬仰。

洪武大帝,四百年后再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将它归还给汉族,驱逐异族,重塑汉家江山,实乃千秋一帝。

尤其是他订立的法则,天子镇守国门,帝王为国家献身。

这令朱肃对他无比敬仰。

然而,当近距离接触老朱,理解他的内心,看到他真实的面貌后,朱肃对老朱的看法发生了巨大转变,尽管仍有敬畏,但已远不如初识时那样深重。

老朱所做的事情,老实说,让朱肃心中有些不悦。

甚至,他有些轻视朱元璋。

尤其是在对待百姓,对待明朝开国功臣,以及对待朝廷官员的态度上,朱肃确实对老朱有些不屑。

他老朱的行为,与现代社会的资本家无异。

他自己就是最大的资本。

这也是为什么朱肃在这世再次成为老朱的儿子后,对他的态度冷淡的原因。

在书房里,沉默良久的老朱。

然后慢慢站起来,说:“也许,我也该反思一下,这些年我都做了些什么,我是否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皇帝呢?”

“多亏!多亏!还有小五这个叛逆的儿子来提醒我。”

“否则,后果真不敢想象!”

老朱应该感到庆幸,朱肃拥有强大的个人战斗力,否则他可能早就被老朱抓起来了。

“呼呼!”

深吸一口气,调整好情绪后。

接着,他又开始总结,这已经成为老朱偷看朱肃日记的习惯了。

看完后,他总会做一番总结。

首要之事,朱肃掌控着一支神秘的黑影兵团,人数和实力未知。

其次,朱肃掌握了火炮改良技术,这项技术极其可怕,一旦他老朱掌握,明朝军队的实力至少能提升十倍。

这个技术,他势在必得。

再者,明朝宝钞存在国家危机,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朱肃有提炼精盐的技术,能从有毒的矿盐中提取无毒精盐,也能从海水中提取。

第五,土豆这种作物,亩产可达数千斤,有了它,明朝将再无机会,他也决心要得到。

第六,笔记记载,未来他可能会杀徐达,但已被老朱否定。

第六,重农抑商的政策不可取,必须改革,要强盛国家,就必须大力发展商业,提高商人地位。

还有,需调整商业税,目前商人的税负太轻。

不过此事,老朱还没想好对策。

第七,殉葬制度,必须废除。

第八,户籍制度,也需要改革。

“呼呼!”

看到这些提炼出的关键点,老朱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感叹道:“今天,这个叛逆的小五的日记里,竟有足足八条如此关键的信息。”

读到这里,老朱心中难免一阵紧张。

每一点都至关重要,必须逐一解决。

第一条恐怕最难办,至今他连朱肃安插在身边的暗卫是谁,连一丝线索都没有。一两个人还说得过去,可朱肃布置的暗卫足有几十个。

一个都没查出来。

这足以表明朱肃的手段高强,想揭露他的黑影兵团,恐怕难如登天,除非朱肃自己露出马脚。

第二条的火器改良技术,只能指望大侄女徐妙云从朱肃那儿获取。

第三条,他相信大明朝的文臣武将有能力解决。

第四条,还得依赖徐妙云。

第五条,老朱连土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其他人同样如此,到时候就算土豆摆在面前,只怕也认不出来,此事只能寄希望于朱肃了。

第七、第八条,他自己就能处理。

至于第六条,发展商业的重大决策,老朱一脸困惑,毫无头绪。

“嗯?”

突然,老朱怔住了,说:“我记得那个不肖子小五在日记里提到过一句,专业的事应交由专业人士去做。”

“我对商业一窍不通,但大明的商人们却精通此道。”

“如果让他们来处理这个问题,必定能做得更好。”

“特别是沈万三这家伙!”

“没错!”

下一刻,老朱猛地一拍大腿,说:“沈万三是大明首富,他在商业上绝对是最专业的,而且也算半个自己人。”

“与其让别的商人获利,不如让沈万三来赚这笔钱。”

“钱到了他那里,等于有一半进了小五的腰包,终有一天,小五的钱会回到咱的口袋。”

“况且,像沈万三这样的商人,肯定有办法解决大明宝钞的问题。”

“不愧是我啊!”

“来人,传商人沈万三见我,顺便叫刘伯温和咱儿子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