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 > 第142章 古人是古,而不是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2章 古人是古,而不是土

司徒陈群认为所有的州牧俸禄同等,以及所有的地方郡守、地方县令俸禄同等,是不太合理的。

例如作为扬州政治中心的九江郡的九江太守,和庐江郡的庐江太守领的是一样的太守俸禄,

两者要治理的地区都相差不大,可要论管理难度以及对朝廷作出的贡献,无疑是九江郡靠前。

再比如拿青州和新州西域比,整个青州还没有西域的其中一个郡大。

管理青州的青州牧贾诩肯定比管理西域州的西域州牧庞统要轻松的多。

所以陈群认为,可以新立九品官人制,一品为大,九品入门。

将朝廷上下大小官员进行评估分品,详细分级,尽量合理分配俸禄的同时,也能给予从政者们看得清的上升空间。

陈沨听罢,思绪片刻后,倒觉得可行,于是向陈群开口:“嗯…朕批准了,官员们的评估分品以及落实等具体内容,由你去执行。”

陈群见自己的决策被通过,也是欣喜,随即拱手领旨:“臣定将不负陛下所望!”

皇位上的陈沨随即看向两位丞相,道:“期间两位丞相务必多多相助陈司徒,有何问题你们仨可互相商议解决。”

“诺!!”

这一年不在,朝廷内堆了不少需要上奏陈沨由他这位皇帝来作决定的事务。

曹、诸两位丞相处理的多是天汉寻常内政,以让天汉稳定运行为主。

而那些可能会影响天汉未来走向的重要决策,他们可不敢擅自定夺,必须上奏皇帝由最高领袖陈沨来进行取舍。

接下来的司空桥公、太常荀彧等文官一个接一个的启奏,说的是关于沿海一带再建数个大型码头、兴建印刷厂等事务。

天汉的造纸技术,在陈沨还是徐州牧的时候,就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加上在陈群等人的协助下创造了出来。

如今经过数年的发酵,这些文官们又给陈沨带来了惊喜。

文官们竟然在纸和墨的支撑下,进一步触摸到了实行大量印刷的门槛。

这不禁让陈沨想起了前世在网络上浏览到的一句话:古人是古,而不是土。

古人的智慧,是真的在线。

想到这,陈沨突然冒出了念头:眼下内陆太平,或许…应该将一部分重心放在发展上,鼓励这群文官搞搞发明啥的,说不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连连。

嗯…有搞头,说干就干。

如此想完,陈沨随即向百官道:“朕决定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搞研发与创新的部门,征召全国各行各业中最顶尖的人才一同处事,为朕研发出有利于推动天汉进步之物,众爱卿觉得如何?”

众百官相视一看,想着现今他们天汉的国库还算充足,这组建一个新的负责搞研发与创新的部门,应是不难。

而且搞出新发明,对天汉有利让天汉富强,那他们这些作为天汉中流砥柱的文武百官自然也能受益,于是百官们纷纷附议。

“臣没有意见。”

“臣觉得可行。”

“臣也觉得可行。”

陈沨见众臣同意,便果断拍了扳:“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孔明啊,这件事就交由你去执行吧。”

诸葛亮:(●—●)?

“臣领旨。”

诸葛亮一懵,但还是连连拱手领了旨,谁让他贵为天汉右丞相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干就完了。

而后,陈沨向左边一排以左、右丞相曹操和诸葛亮为首的文官问道:“你们还有要上奏的吗?”

众文臣摇头沉默。

“那好,现在来听听朕的武将们有何启奏吧。”

说罢,陈沨转头看向了右排以大将军吕布为首的众武官。

作为天汉大将军的吕布,如果没有战事发生的话是要留在洛阳参加朝会的。

除了在外出征的骠骑将军赵云没在之外,车骑将军张绣、卫将军刘备等武官都在。

早已按耐不住的大将军吕布见皇位上的陈沨终于是看向了他们武官这边后,立即拱手上前:

“禀陛下,容臣先向您汇报一下我天汉南方战区的军事。

早在一个月前,陛下您还在从西域回归洛阳赶路之时,

孙太尉与周太尉所率领的南洋舰队就已经凭借着我天汉先进的舰船以及精良的装备,没有任何意外的拿下了夷洲。

目前的南洋舰队正在夷洲停留休整,下一步将配合南方战区的陆地军队继续南下征服中南半岛。

在此之前,对于刚拿下的夷洲该如何管理,是新建成郡,亦或为州,则需要陛下来定夺。”

陈沨听罢,想了想后,开口:“还是将夷洲改名为夷郡吧,归属扬州管辖。”

夷洲(古代台湾),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目前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人口方面,都达不到一个州的水平。

而且以后还要不断的开疆扩土,要新封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是先改为郡吧,等以后夷郡的人口和经济上去了,再重新上升为州也不迟。

陈沨继续道:“至于夷郡太守的位置…对了,吾义弟孙权,现身处何职啊?”

吕布答:“回陛下,仲谋目前正跟随孙太尉一起出征,是为南洋舰队军中一都尉。”

仲谋(孙权的字),也就是指孙权,按照吕布所说,现在的孙权正跟随他哥孙策一起出征,是南洋舰队的一名都尉。

孙权作为孙策的弟弟,自然也是陈沨的半个义弟,对于孙权,陈沨倒与其见过了几回。

以前陈沨与孙策在诸侯混战中起家时,年幼的孙权没有跟随,一直留在扬州当留守儿童。

现在的孙权已然长大,被他哥孙策征任为了贴身都尉,跟随孙策出征历练。

“都尉?这小子一个政治方面的人才,跑去军队历练啥子,咋滴,还想当孙十万呢。”

陈沨连连向诸葛亮道:“孔明,过后你替朕拟一道圣旨,调任孙权为夷郡太守,让他脱离军队管理夷郡去。”

陈沨心想:孙十万这人吧,口风虽然极差,统帅方面也近乎为零。

但上帝为他关了一道门的同时,倒也为他开了一扇小窗,他的政治能力还是及格的。

谁让自己和孙策是结义兄弟呢,孙权也算是自己的弟中弟,还是给他铺正一下道路吧。

诸葛亮:(●—●)?

不是陛下,虽然臣很感激陛下能够从人群中一眼相中于臣,但还请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臣啊喂,可以让左丞相曹操也分担一下。

“诺!”

内心波澜的诸葛亮一如既往的表面平静的拱手领旨。

亮亮心里苦,但亮亮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