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称雄 > 第114章 赵普登门,毛遂自荐。徐达领兵出征,袁术来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赵普登门,毛遂自荐。徐达领兵出征,袁术来访。

冀州,魏郡,邺城。

原州牧府,议事大堂。房玄龄和张公瑾正在处理着政务,以及商讨着粮草的调拨。

“房军师,要知道分兵两路,会给冀州带来多大的粮草负担,你…应该阻挡主公的。”当张公瑾知道明修栈道前去讨董,暗度陈仓出兵并州,张公瑾非常的不赞成此计,认为这简直是胡来。

“奉孝也真是的,难道他不知道此计会有风险吗?”张公瑾紧接着说道。

“公瑾,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我担任渤海太守之时,主公在洛阳曾经送回一样东西,就是这样东西,救活了千千万万个百姓。也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同意此计策。”房玄龄轻扶长髯,缓缓而谈。

“哦,房军师,到底是何物?”张公瑾听房乔这么一说,兴趣来了。

房玄龄弯下腰,从案几下拿起一物,递给了张公瑾,说道:“正是此物。”

张公瑾看着手心里的这个椭圆形物体,还用鼻子闻了一下,蹙着眉头问道:“此物…能吃否?”

“此物名叫马铃薯,主公管它叫做土豆。公瑾啊,你可别小瞧了它,它可是一宝啊。此物种下田地之中,亩产九百斤。”房玄龄接下来的话,将张公瑾下了一跳。

“什么!亩产九百斤,你没说错吧?”张公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当然没有错,而且…土豆的生长速度快,往往只有三四月,就可以收获了。”房玄龄点着头,一脸的认真。

“我的天啊,神物!主公由此神物,那治下的百姓都不会在闹饥荒了。”张公瑾直接将土豆归结于神灵所赐。

“正是因为有了马铃薯,我们冀州才能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房玄龄说的是事实,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田地都已经荒废,粮食减产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而没有东西吃带来的后果,那就是无数的百姓纷纷饿死。

张公瑾刚刚想说话,大门被推开,守门的士卒快速的跑进来,单膝跪地说:“报~!启禀刺使大人,门外有一文士,真称是…您的好友,您看是不是…”

“喔,我的好友…到底是谁呢?”房玄龄脑海中思索着,想来想去就是想不起是谁。

“大人,不如我赶走算了。”士卒看着房玄龄的脸色,急忙说道。

“不!来者是客,况且是来拜访我的,我且能将客人赶出门外,这会对主公的名声照成影响。”房乔举起手,高声拒绝道。

“小人明白了。”士卒抱拳转身离去。

“房军师,你为何答应,要知道这…万一是刺客该怎么办?要知道你乃主公的心腹重臣,冀州不能没有你啊。”张公瑾有些担忧的说道。

“没有事的,公瑾你多想了。”房玄龄摆了摆手说道。

很快,士卒领着一名文士,走了进来。

房玄龄细细打量着此人,发现此人身长六尺五寸,身穿蓝色文士袍,头戴发髻,小眼睛,浓眉毛,厚嘴.唇。

房玄龄挥了挥手:“你辛苦了,退下吧。”

“诺!”士卒领命告退。

“先生…我好想并没有见过你?你到底…是何许人也?”房玄龄紧接着又问道。

“呵呵,房刺使当然没有见过我,我…也并非房刺使的好友。在下赵普,字则平。越骑将军赵云的叔叔。”来人正是出世已久的赵普,赵则平。

“哦,赵子龙的叔叔,汝有和凭证?要知道赵子龙现在可是远在酸枣啊。”张公瑾疑惑的问道。

“我当然知道子龙远在酸枣,今日前来,是来向房刺使,毛遂自荐的。”赵普不紧不慢的说。

“来者是客,请坐。”房玄龄伸手示意赵普坐下说话。

赵普也不客气,随即坐在了张公瑾的对面。

“我且问你,毛遂自荐,你有何本事?”张公瑾步步紧逼的说道。

“我看…这位便是冀州长史,张公瑾吧。”赵普瞥了张公瑾一眼,缓缓而谈。

“正是在下,有何不妥?”张公瑾疑惑的看着赵普。

“张长史是否听闻过这样一句话,举贤不避亲。”赵普问道。

“在下饱读诗书,当然知道。”张公瑾点了点头说道。

“那为什么对于一位贤才,却要将他挡在门外?”赵普是话里有话啊。

“阁下竟然自称贤才?不知阁下有何本领,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张公瑾冷笑一声,不屑的说道。

“公瑾,够了!”房乔起身制止。

“好吧,既然房军师这么说,我也就到此为止了。”张公瑾长叹一声,缓缓说道。

“赵先生,对于贤才,我替主公万分欢迎。但…就不知赵先生有何大才?又或者说…赵先生想做什么官?”房玄龄话锋一转,反问赵普。

“呵呵,房刺使莫要召集,在下熟读论语,可以说敢用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是语出不死惊死人啊。

房玄龄来了兴趣,此人要么是夸夸其谈,要么则是却又大才。

“这样吧,则平贤弟,你看我这案几上,还有三叠政务还没有处理,你…来处理看看?”房乔伸手指着桌子上的三叠竹简,对着赵普说道。

“有何不敢!”赵普十分自信的起身,来到房玄龄的身旁,淡然自若的处理起政务来。

三下五除二,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赵普就将政务给处理完了。

张公瑾有些不敢相信,急忙走上前,翻看起竹简,飞速的浏览起来,随即张大嘴.巴:“大才,先生大才啊。”

“公瑾所言极是,则平贤弟,处理的政务有理有据,让人看来心服口服啊。”房玄龄拿起一卷竹简,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随后感慨万千的说道。

“如何?房刺使,张长史。”赵普笑眯眯的问道。

“公有大才,冀州正需要则平这样的大才。这样吧,典农中郎将一职还有空缺,不知则平可否屈就?”房玄龄拍板决定了,一定要留下赵普。这样的大才,一旦投敌,将是主公的损失。

“固所愿,不敢请。”赵普笑着答应了。

今日,赵普正式出仕,就任典农中郎将一职,负责河间.中山.钜鹿.渤海五郡具体的屯田事宜。

邺城,军营重地,校场之上,无数身穿皮甲,手持长戈的士卒,分成二十个方阵静静的站立着。

徐达身穿鱼鳞重甲,手持一杆百炼钢.枪,身披大红色战袍,腰悬钢刀,龙行虎步的走向高台。

高台之下,五员威风凛凛的大将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分别是安南将军裴元庆,讨贼将军伍云召,校尉颜良和文丑,还有被袁绍破格提拔的偏将军张合。

“末将恭迎徐帅。”看见徐达来到身前,五员大将纷纷低头抱拳行礼。

不这样做不行啊,官大一级压死人啊,更何况徐达贵为主公二弟,官拜镇东将军,可以说在冀州,徐达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辛苦诸位了。”徐达点了点头,抬起脚,缓缓走上台阶。

徐达走到高台之上,转身看着高台下的十万大军,此乃我徐天德扬名天下的第一步。徐达微微眯起双眸,豪气大发的叫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五员大将在裴元庆的带领下,纷纷抱拳应道。

“张合何在?”徐达指向下方,大声问道。

“张合在此!”张合上前一步,躬身抱拳道。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命令你负责押运粮草,总督粮草一职。”徐达下令道。

张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随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上前接令道:“张合…领命!”

“伍云召何在?”徐达又大声向下方喊道。

“伍云召在此!”伍云召上前一步,躬身抱拳。

“我命令你为我军的先锋大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领兵一万,攻取壶关,即刻启程!”徐达说道。

“诺!”伍云召应声答道,随即翻身上马,点起一万步卒,率先离开军营。

“其余众将,三更造饭,五更启程!”徐达又说道。

“尔等谨遵都督之令!”剩余的四员大将,纷纷抱拳说道。

酸枣县,盟军大营。冀州军营寨,袁绍刚刚坐下,屁.股还没有做热,李国便掀开帘帐,走进来抱拳说道:“启禀主公,右将军南阳太守袁术求见!”

“喔,袁术?他来做什么?奉孝你知道吗?”袁绍低声自语,随即将目光投向谋士郭嘉。

“主公,袁术此来不外乎只有一点。”郭嘉笑着举起右手食指,神秘的说道。

“奉孝啊,你就不要打哑谜了,快点说吧?”袁绍苦笑着说道。

“主公,袁术乃主公从弟,从血缘上来说,是至亲之人。但是…关系十分的恶劣,又因主公夺取冀州,故而袁术此行…该是为和解而来!”郭嘉缓缓为袁绍分析着。

郭嘉分析着一针见血,可以说郭嘉最懂得人心。

原来如此,就如同前世你有一个穷亲戚,突然一夜之间发达了起来,你是不是要多多走动,联系一下,好增加一下双方的感情。

“听奉孝一言,真是如梦方醒啊。”袁绍恍然大悟的说道。

“那…奉孝,我是见?还是不见啊?”袁绍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