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强霸主 > 第102章 回到扬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终,袁绍派了审配作为使者,表示自己愿意和谈。

“这是一万金,还请东阳侯笑纳!”审配道,虽然是送礼,却送得不卑不亢。

袁绍这么穷,拿出一万金,真是难为他了。

可是这一万金,真的算不了什么。

“钱留下,使者请回吧。”刘可道。

这么无耻?

审配目瞪口呆,慌忙上前作揖,忍不住道:“还请东阳侯不计前嫌,放了文丑将军!”

“嗯?这一万金到底是赔礼,还是赎金?”刘可加强了语气道。

审配想说既是赔礼,也是赎金,但是他不敢!

“这里有五万头牛羊,我也不欺袁本初,十万金,钱一到马上放人。”刘可道。

这是把文丑将军当牛羊卖啊!

审配回到营中后,一五一十地转达了刘可的话,袁绍点点头,不得已发动冀州世家凑钱,各种坑蒙拐骗,还真拿出了十万金。

刘可大手一挥,将五万冻伤无力南下的牛羊割让给他袁绍。

袁绍看着遍地跑的牛羊,痛彻心扉,老子要的是战马,不是这些牲畜啊!

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花了整整七天,才渡过大河,抵达兖州。为了感谢兖州牧刘岱,刘可低价卖了一批牛羊,顺便换取了一些物资。

两边都很满意。

而到了陈留,刘可见到了曾经的好基友曹操,他竟然运来了十万石粮食。

“贤弟有心了!”刘可握着曹操的手道,这家伙穿着真皮狐裘,手也暖和。

“定方兄喜欢就好,孟德从未忘记我们之间的约定!”曹操笑嘻嘻地道,并请刘可到营帐中饮酒。

营帐里四处都是火盆子,非常暖和。

“说吧,有什么事要求我?”刘可喝了一口热酒,舒舒服服地道。

曹操脸色一滞,没有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吗?我们兄弟怎么这么见外?

当然这些话,以他的脸皮都不敢说出口。

“听说大哥在北方发了一笔小财……”曹操笑嘻嘻地道,还用上了“大哥”这两个字。

“既然你也知道是小财,何必惦记呢?”刘可道。

曹操竖起大拇指,五体投地道:“我知道大哥是爽快人,十万金,两万匹战马,可好?”

爽快你mp,想占便宜来了?

“听说贤弟幼子聪慧,送我可好?”刘可怼道,穷人就过穷生活,你非要高消费,高消费不成就拼命压价,这怎么行?

没想到,曹操当即点头,道:“此事没问题!”

噗……

刘可刚入口的酒全喷了出来,不由得确认道:“此事,当真?”

“大哥文武双全,自然能担当子桓的老师!”曹操拱手道。

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曹子桓好像是曹丕,也就是说曹植还没有出生?

收个徒弟貌似也不错。

曹操的长子曹昂现在还在世,聪明且性情刚胆,深得宠爱,所以曹丕就这么被卖了?

刘可当即拨给老曹两万匹弱马,五万头牛羊,当然钱还是照收的。

只不过徒弟的事慢了下来,曹操的老婆死活不肯,毕竟曹丕现在才两三岁,身子骨很弱,在冬天骑马游一圈,可能会冻死。

刘可也没有强人所难,他还真有点怕把曹丕玩死了。

这个时代的人总是脆弱的。

刘可本来要走,可是被曹操死皮赖脸地留下来,又说了好多的话。

什么当今天下,英雄不过你我二人而已。

尼玛的,煮酒论英雄,当我是就被那龟孙?

筷子不砸你脸上算好的了。

刘可也是服气,本来他对曹操态度就不好,可是这个人就和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开。

眼下有了交集,曹操更是滔滔不绝。

“想对付董卓了?”刘可受不了曹操的长篇大论,直接打断道。

曹操听罢正色道:“不知东阳侯怎么看?”

“我与董卓非亲非故……”

曹操脸色一喜,然而刘可的下一句话又让他失望了。

“对你们也一样……”

“东阳侯的意思是?”曹操一时拿不定刘可的意思。

“第一,不要屠戮百姓。第二,不可伤陛下性命。仅此二条而已。”刘可道。

曹操一声叹息,露出一股难以抑制的哀怨和惆怅,道:“董卓残暴,非天下之福啊!”

你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家伙说这个是不是太无耻了?

“尸位素餐之徒,杀多少都不觉得可惜。”刘可道。

要不是这帮人只顾着捞钱,天下怎么会变成这样?

张角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英雄。

刘可不打算以天下为己任,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就行了,谁惹他打谁。

到了徐州,刘可终于遇到了大户,足足赚了二十万金。

这么一番精简下来,刘可就只剩下了二十万头牛羊和十多万匹战马。

好在冬天田野没有农作物,否则一路糟蹋下来,不知道多少农户要遭殃。

最终,刘可抵达了终点站扬州,这一顿交易py下来,他差不多赚了五十万金,狠狠地发了一笔横财。

当鲁肃看到这么多牛羊,还是心生感慨,即使战报早就传来,但是和亲眼所见所带来的震撼截然不同。

人力物力不缺,这下子,扬州可以极速地发展了。

“子敬,这下子又要麻烦你了!”刘可道,大后方交给鲁肃,真的太正确了,从来不需要操心。

“主公多虑了,本就是分内之事。”鲁肃精神抖擞道,主公虽然有点懒,但是他舍得放权,任由自己施为,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一身所学,不就是为了此刻吗?

接下来鲁肃又汇报了一些主要的情况,其中就包括流民一事。

大雪之后,有一大批流民流窜到扬州来了。

“流民还是要收的,不过不要安置在东阳了,还有就是,不养闲人。”刘可道。

一点粮食而已,刘可还承担得起,但是游手好闲,性质就不一样了。

“粮食种子之事,主公怎么看?”鲁肃再道。

原来,地瓜和玉米推广到整个扬州后,终于瞒不住了,荆州和徐州都曾派人来求。

说实话,这个根本保不住,还不如推出去赚一个名声。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刘可一锤定音道,

鲁肃点点头。

不过,刘可又补充了一句,道:“让书院做好宣传。”

既然要赚名声,就搞得声势大一点。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