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宰执天下 > 第273章 黛玉:我该叫你什么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3章 黛玉:我该叫你什么呢

贾母看向一旁的王夫人,说道:“宝玉他舅舅出京了吧?”

王夫人正端着茶盅,闻言,放在一旁的小几上,顿了顿道:“前儿个,宝玉他表兄打发了人来,宝玉舅舅离了京营做了九省统制,估计这个月已经上任去了,嫂子那边儿还说呢,正错过宝玉他舅舅下月的生儿。”

这里的嫂子,指的是王子腾的结发之妻,也是诰命夫人。

贾赦闻言,面上惊喜,王子腾这些年,官儿也愈做愈大,之前任了京营节度使,如今又是九省统制,早知便让他整治整治贾芸那个狼崽子。

之前贾赦提过贾珍的事,贾政倒是寻过王子腾,但是王子腾却以贾芸身后有大人物,且多次打点关系,也没有办成。

正是贾珍的几本盐簿,引出了江南几个盐商,甚至如今牵扯出了福建各地的盐商,甚至差些将朝廷中有些官员的利益也扯动。

王子腾十分明白,他坐在京营节度使位置上,并非个人能力有多强,而是沾了四大家族的“荣光”,甚至是靖王与刘贵妃在助力。

当今修道,信奉“二龙不相见”,前太子死后,不立太子。

与靖王,淮王这几个王爷也是不直接见,都有戴权传话。

贾母见贾赦与贾政说“贾芸”,便呵斥道:“宁国府已落,本想着大丫头能在宫里过个几年,选上妃能出头,谁想还没到选妃那天,被连累,失了机会。

那贾芸虽说与府上有过节,到底是我们对不住他,他怎么也是先荣公的血脉,他虽被出族,那只是个说法,只要后辈有人出息,这便是希望。

你们瞧瞧你们,瞧瞧府里的几个哥儿,哪个年纪轻轻便如他,还不教府里爷们跟着学学,却想着使绊子,岂不叫京中其他大族笑话。”

贾母心里明白,宁国公与荣国公虽是一脉,但往年里宁国府总是族里拿大头的,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

如今该好好的补救才是,怎么一个个净是往恩怨里钻,非要闹得最后荣国府也落个一地干净,才甘心!

贾政自是以贾母的话为正,王夫人也是以夫为纲,这会儿又纷纷安抚起老太太来。

正在这时,贾琏匆匆进来,说刚到垂花门儿,便碰上薛家派来送信的,急急忙忙拆了信,道:“老太太,薛姨妈家的薛蟠在金陵打死人了……”

王夫人闻言,登时面如死灰,站起来道:“上个月还通了书信,一切都好好的,怎么今儿就打死人了。”

贾琏道:“说是半月前,在秦淮河的花坊上争个小花魁,失手将一姓马的公子打落水,受惊吓染风寒,死了,正与衙门打官司。”

“派人打点便是,衙门拖久了不就过去了。”贾赦说道。

王夫人看向贾政,“老爷,这可如何是好。”

贾琏道:“若是不相干的,托个一两年更好,可落水后染风寒死的这个,是严州府一个秀才,自是拖不得。”

……

……

荣庆堂——

“林姑娘,芸二爷要见你,在前边儿园子口,说带了老爷家书。”

廊下的紫鹃得了林之孝传话,进来知会黛玉。

宝玉正和黛玉说话,闻言,抬起一张圆月的脸盘儿,问道:“贾芸找林妹妹做什么?”

李纨笑了笑,问道:“你别管你林妹妹做什么,且说你,这两天在学堂怎么样?”

宝玉正想着贾芸为何找黛玉,一听询问,面带颓然之色,道:“学堂那些夫子,满口之乎者也,实在是无趣,也不知读书考功名有什么趣儿。”

黛玉对紫鹃点了点头,一剪秋水盈盈波动,记忆起那个说话温温和和带笑的人。

听见替林如海带了家书,便欢快起身,一手轻捂着胸口,星眸里带着璀璨的笑意,轻声道:“他在哪儿呢。”

宝玉拉住要出门的紫鹃,就是一脸迷茫,急道:“什么家书,林妹妹什么时候和贾芸认识的?我怎么……不知道。”

见状便要跟出去,但却被身旁的袭人拉了下衣袖,眼见黛玉欢快的迈着小碎步离去,也不回头喊他,便有些生起闷气。

探春,李纨,迎春,惜春又继续说着话,倒是宝玉顿时如失了神,也不跟她们几个姐妹说话,呆呆坐着。

正是十月下旬,深秋。

院子里的红叶树似火一般红,贾芸背对着回廊,穿着一身青色长袍,蹬云靴踩着枯叶。

林之孝站在不远处等着。

黛玉轻快的从廊中穿过,看到那廊尽头的高大背影时,突然顿住,手捏着帕子放在纤腰前,有些踌躇。

罥烟眉下眸子微闪,咬着下唇一步一步过去,微歪着头打量那背影。

几步之遥时,那身影突然转过身来定定看着她,清声道:“一年多不见,你竟是长高了些,可还吃兔子。”

黛玉骤闻此言,娇躯轻颤了下,也不知想起了什么,脸颊就有些热,一剪秋水抬起,看向少年,久久不语。

她也不知道称他什么好,这人似乎与扬州时不同了,兴许是让人瞧着有些敬畏。

“林姑娘怎么不说话。”

黛玉心思慧黠,轻声道:“如今,我该叫你什么呢。”

贾芸笑道:“喊云恒便可,或者叫我贾二也行。”

这话自是说笑。

“噗呲……”

黛玉忍俊不禁,拿着手帕连忙掩住嘴,罥烟眉下秋水明眸,盈盈波动地看着贾芸。

然对上贾芸那双和煦而温和的深邃眸子时,似是能深陷进去,弯弯眼睫毛颤了下,原来他看起来凶,实则也是爱顽笑的。

贾芸笑了笑,拿出书信:“这是你爹爹让我带给你的信。”

见到父亲的信,自是开心,黛玉将信收好。

黛玉抬眼看了看他,道:“爹爹他近来可好。”

“林大人去福建了,那边儿牵扯出了几桩盐案,林姑娘不必挂心,兴许林大人回来,会带你去岭南的荔枝树下吃荔枝。”

贾芸是给她宽心,盐案这种事儿凶险异常,朝中之前的巡盐御史不是莫名死在水里,便是中毒。

因此在扬州时,宁国公主也是提醒他,只扯出线头,别想挖根,否则真是不知如何死的。

林如海自知查案曲折,连黛玉孝期都未出便送来了,扬州家中只留几个姨娘。

黛玉这小姑娘,说那些只会让她平白担心,再怄出病来,岂不是不划算。

贾芸不打算说。

黛玉闻言,回头一笑,“云恒大哥真会说笑,早知爹爹写了家书,我昨儿便不写了,省的到了扬州,收不到。”

说着,黛玉眼圈儿就有些红,她的性子自是不喜多求人,若是扬州,到还合适,福建……便是太远了。

“既然写了,哪有不送的理,你去取来我让人从神京驿馆送到福建去。林大人在浙江时和我说过地方。”

“可信在小院儿里,今儿我可都没预备,这如何是好?”黛玉犹豫着。

贾芸温和笑道:“那改明儿,我在跑一趟便是,只是又要来寻林姑娘,或者你让丫鬟托我。”

宝玉拖着探春站在廊下,他见了贾芸两腿哆嗦,如今一见,更是躲在廊后不敢去找黛玉。

探春瞧了眼宝玉,摇摇头,便是贾芸,怎么把他吓成这个样儿,顿时好奇起来,扶着廊柱去瞧。

却见贾芸大有不同,那脸上怎么还有道疤,相比之前的斯文白净,多了些凶。

却听李纨道:“你们两个,快快回堂子去,那可不是什么贾芸,他如今是宁海侯,浙江杀了几百个倭寇,你琏二哥回来说的。”